立即订阅

高科技让文物保护“如虎添翼”

2023年10月10日 11:10 来源于:共富财经 浏览量:

中秋国庆假期,或徜徉天津街头看万国建筑,或走进故居和博物馆触摸历史,成为不少京津冀地区游客的选择。

据统计,天津市现有可移动文物591191件(套),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082处,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六大类型。这些供人观赏的文物背后,凝聚了众多科技人员的心血。

时刻监测文物保存环境

走进天津博物馆二层“耀世奇珍——精品陈列”展厅,馆长姚旸笑着对记者说:“不要小看这些放着文物的玻璃柜子,这个展厅造价600万元。”姚旸解释,展柜玻璃全部采用最前沿的低反射夹层玻璃。它的低反高透特性,可以让观众在拍照时几乎看不到反射物体成像,文物仿佛触手可及,大大提升了观感。

“天津文物多是一大批杰出收藏家及他们的后代捐赠的,具有数量大、种类多、跨度久的特点。”姚旸介绍,天津博物馆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货币、邮票、地方民间工艺品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近20万件,另外还有图书资料20万册。文物的多样性给博物馆的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比如,书画丝绸怕虫卵、青铜器怕湿度大……记者发现,在每个展柜的角落里,都有个白色的小监测器,时时监测着展柜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硫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

除了对展柜的环境进行监测,天津博物馆还采取了RP封存保护和低氧消杀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姚旸介绍,RP封存保护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虫霉病害防治方式,依据文物保护专用的RP保护袋特性,RP封存有效期可达数年之久。作为日常养护的重要工具,从库房到文物修复室都配置了相关的文物污染物洁净设备。

此外,甲骨文物也有了新“装备”。为延长甲骨文物寿命,2022年,天津博物馆配置甲骨文物香樟木囊匣共1500件,反馈的相关数据和使用效果都符合预期,既改善了以往的保存微环境,也起到了防虫效果。

使用先进技术进行精准修复

“坐在文物里听相声”是这个假期朋友圈里相当吸睛的过节方式。游客们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天津广东会馆里嗑瓜子、喝茶水,被台上的相声演员逗得捧腹大笑时,可能不会想到,让这座文物建筑重新闪亮登场的,是来自天津大学的建筑师。

天津广东会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门内大街,1903年动工,1907年落成,建筑面积约2800平方米,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会馆建筑。戏台正上方藻井重约10吨,外方内圆、斗拱接榫、螺旋向上,这种构造可以把声音传到戏园的各个角落。

“会馆中的戏楼18.8米的大梁跨度创全国乃至世界木构简支梁之最。”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建筑遗产研究院院长朱阳坦言,复杂的结构给天津广东会馆的修缮及保护利用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以前修房子,可能需要大拆、大修,有时‘揭开盖’、拆了墙才能知道哪里‘糟朽’,需要修补,现在我们用三维激光测绘、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探地雷达等无损勘测技术,精准定位,找到‘病灶’,再用仪器探查,评估损毁情况,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朱阳形象地比喻道,“现在修文物建筑是使用先进技术进行‘靶向治疗’。”

“此外,修与不修,一定要秉承科学的态度。通过三年内监测数据和10年修缮图纸对比,我们发现大梁外扭数据未发生明显变化,就对两根横向大梁进行约束加固,避免出现翻滚现象,同时对大梁进行长期监测比对,没有大动修缮。再比如这个柱子,虽然扭曲度很大,已经肉眼可见,但经过精准测绘与数学建模,我们发现柱子的扭曲与地面沉降等因素能达到动态平衡,保持现状应该是目前最佳的方案。”朱阳介绍。

除了天津广东会馆,天津的庆王府、利顺德、安里甘教堂这些文物建筑也是这样修缮的。

“预防性保护是文物古迹保护的基础,它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预防。保养维护及监测其实就是典型的预防性保护。这有点像中医里的‘治未病’。”朱阳透露,他们正在申请“戏楼精细测绘与信息模型”这个课题,运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高新技术,开展天津广东会馆戏楼的信息化测绘和研究;运用BIM技术,建立所涉单体文物的建筑信息模型,并录入、链接相关信息,为相关的工程记录管理、智能化监测、可视化展示等提供基础数据平台。

(本报记者 刘茜 董山峰 本报通讯员 赵晖)

(光明日报)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