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熊海子家里每月花3万元网游 中消协披露“三大坑”

2023年03月11日 01:03 来源于:共富财经 浏览量:

原标题:熊海子一个月花3万元在家里玩网游!中消协披露“三个坑”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陪伴未成年人学习娱乐的首选工具,网络游戏消费纠纷更加突出。中消协通过梳理近期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发现,消费者反映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实名认证无效、收费游戏未事先明示、收费链接未核实。

问题一:实名认证没用,未成年人一键登录。

有消费者反映,部分网络游戏可以默认使用手机号直接登录;关闭弹出的“实名注册制”提示框后,部分游戏仍可使用。由此可见,部分网络游戏运营商未能有效落实国家关于实名认证制度的规定,未能有效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问题二:付费游戏事先未明确说明,“免费试用”诱导幼儿入坑。

消费者反映,部分网络游戏以8岁以下儿童“讲故事”、“开发智力”为噱头,以免费试玩的形式提供游戏娱乐,不收取任何费用提示。不知情的孩子免费试了几关后,游戏突然提示要付费才能继续通关。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孩子往往会无意识地直接点击支付。父母察觉后,已经造成经济损失,有的还是巨大的。

问题三:充电环节无验证,过度充电现象频发。

由于在收费环节未落实实名认证,未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付费行为,未成年人多收费纠纷频发。

一位消费者反映,他9岁的孩子在2019年开始玩网络游戏。到2020年2月,他在同一款游戏上已经花了11万多元,今年2月才花了3万元左右。另有消费者反映,家里一个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值了一款网游4000元,疫情爆发以来已多次接到类似投诉。

在这些投诉中,也反映出家长对未成年人疏于监管,未能妥善管理移动支付账户和密码,对消费纠纷和孩子沉迷游戏负有责任。

中消协为此提出,网络游戏经营者应当完善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在用户每次登录游戏时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注册账号与实际玩家身份一致。对于未成年玩家,网络游戏运营商应有效启动游戏防沉迷系统、支付限制等保护机制。

此外,所有付费游戏应在显著位置明确标明收费性质,并明示收费标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核实充值人身份,防止未成年人冒用父母名义充值。在消费支付过程中,建议综合采用指纹、面部识别等安全等级相对较高的支付验证方式,并增加未成年人父母同意或追认的环节,确保支付的有效性。

同时,中消协“喊话”家长:看好自己的交易密码。要督促未成年人实名注册网络游戏账号,合理规划玩网络游戏的时间,严格设置游戏中的防沉迷功能和付费功能。要对有支付功能的APP进行管理,尽量避免让未成年人知道交易密码等重要信息,减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对于父母允许的充值行为,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手机支付的,父母应当协助未成年人完成支付操作,并按要求确认或追认支付。

责任编辑:梁斌SF055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