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报告 建议将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的政策框架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已近三年,以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广大小微经济主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CAFI”)历时三年,对陕、湘、沪三地200多个家庭和小微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了20多万中低收入人群的数据,引入了“金融健康”的概念和评价维度。
11月9日,CAFI发布了以“保护金融健康”为主题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说明,将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的政策框架,增强社会各界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健康的关注,有助于改善普惠群体的金融福祉。
如何定义财务健康?对此,CAFI总裁贝多光在《报告》中指出,财务健康作为一个概念体系,至少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财务健康隐含着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普惠金融、金融教育等政策目标是帮助居民获得健康的财务状况。第二,金融健康作为一个可观察、可测量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决策者的分析工具。第三,金融健康是一个清晰的政策框架体系。尽管普惠金融、金融教育、消费者保护和其他政策举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金融健康。
《报告》认为,金融健康理念下的金融能力建设在于塑造三层能力体系,即流动性资产配置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未来规划发展能力。金融能力建设是复杂而艰巨的,需要构建多主体协调机制,比如各级政府、金融服务提供者、社会组织、经济本身,每个主体都要明确自己的“行动清单”。
《报告》从政策角度指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将金融健康纳入普惠金融的政策框架:一是将金融健康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中间目标。明确金融健康在普惠金融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醒政府、监管者和行业从业者。二是关注金融健康结果,保护金融消费者。负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监管当局应指导金融服务提供商将积极的消费者成果,如客户财务健康纳入其治理,作为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第三,在金融教育中增加有助于提高金融健康的结构、内容和方法。政府、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雇主、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金融健康的认识。
从机构层面,《报告》认为,金融机构有潜力通过帮助客户保持和改善财务健康,产生直接的商业价值。研究表明,提高客户的财务福祉意味着提高机构的投资收益。此外,一项针对银行客户的调查显示,保护客户的财务健康不仅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可以使客户更愿意向亲友推荐银行或购买额外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佑平表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高起点研究金融健康更能体现普惠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锐认为,关注更多小微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可以丰富金融机构从不同角度对这类客户的洞察。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客户更精准、更丰富、更迫切的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 上一篇:装修中提到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 下一篇:干货!帮助你了解新冠肺炎抗原自测的7个问题
-
鼓楼中国人寿携手光大银行华林分行推出“欢乐元宵·兔年元宵·祝福”客户联谊活动
2024-05-09
-
证监会对黄有龙赵薇孔德永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024-05-09
-
日韩股市周一双双高开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1.44%
2024-05-09
-
量学扛鼎之作《股市天经:量波逮涨停》横空出世
2024-05-09
-
B站周三纳斯达克挂牌 一路下跌至2.26% 市值约31亿美元
2024-05-09
-
亚太股市继续走低,日本股市早盘大跌2% 东证股价指数开盘下跌1.65%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