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猪价磨底,养一头亏168元!猪企主动去产能?4家下调出栏目标超800万头

2023年05月10日 11:05 来源于:共富财经
猪价磨底,养一头亏168元!猪企主动去产能?4家下调出栏目标超800万头延续一季度亏损,猪企在4月份仍在苦熬。截至5月8日,13家猪

猪价磨底,养一头亏168元!猪企主动去产能?4家下调出栏目标超800万头

延续一季度亏损,猪企在4月份仍在苦熬。

截至5月8日,13家猪企公布了4月份生猪销售数据,多达10家企业销售收入环比下降,占比近8成。

生猪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是整个生猪生产行业的系统风险,养猪业已连续4个月亏损,猪企不得不“自救”。在行业第二梯队的新希望(行情000876,诊股)(000876.SZ)靠卖猪场回笼资金,就连牧原股份(行情002714,诊股)(002714.SZ)也要发债偿还债务、优化债务结构。

面临巨大经营压力,除了补充资金以消除债务危机,猪企还调整了经营策略。近期有大北农(行情002385,诊股)(002385.SZ)等4家上市猪企都透露下调今年的出栏目标。这是否预示行业进入主动去产能阶段?

8成猪企收入下滑,养一头亏168元

在已公布销售数据的猪企中,实现收入环比增长的有大北农、金新农(行情002548,诊股)(002548.SZ)和牧原股份,其余近8成企业生猪销售收入环比有所下降。

从时代财经统计的表格可知,大北农、金新农和牧原股份4月生猪销售收入分别环比增长7.9%、6.08%和4%,金新农是其中唯一一家销售数量环比下降,但收入却环比增长的企业。

收入下滑的企业中,下降比例在个位数的有温氏股份(行情300498,诊股)(300498.SZ)、罗牛山(行情000735,诊股)(000735.SZ)等5家;环比下降幅度最多的立华股份(行情300761,诊股)(300761.SZ),收入几乎减半。

对此,立华股份表示主要受一季度为防疫降低养殖密度,部分肉猪稍提前出栏影响;跨界养猪的克明食品(行情002661,诊股)(002661.SZ)则表示受市场行情影响调整了销售策略,导致公司4月生猪销量环比下降。

克明食品为国内挂面行业头部企业,意欲进一步拓展大食品产业细分赛道,于去年12月受让了从事养猪及屠宰业务的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

5月9日,时代财经致电克明食品,其证券部人士表示,调整销售策略并不是简单降低销售量,而是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销售结构及各类产品的比重。

4月猪价仍在磨底。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4月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在15元/斤以下,最低时甚至探得13.94元/斤。由于商品猪市场价格波动下行,猪企仍深处亏损泥潭。

温氏股份在今年4月底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曾表示,其3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8.5元/斤(部分优秀区域公司成本降至7.5元/斤以下),同时牧原股份在今年2月表示公司去年全年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在15.7元/kg左右。

若以上述两家行业标杆企业为基准,可知猪企4月生猪销售均价几乎在15元/斤以下,依然是越卖越亏的状态。上海钢联(行情300226,诊股)我的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繁自养一头生猪平均亏损达168.3元。

生猪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是整个生猪生产行业的系统风险。当前,正邦科技(002157.SZ)因2022年资产为负值被戴帽。养猪业已连续4个月亏损,猪企不得不“自救”。

在行业第二梯队的新希望靠卖猪场回笼资金,就连牧原股份也只要发债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

生猪养猪何时重回盈利区间?

4月20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养殖亏损程度整体将轻于上年同期,价格起落有望趋于平缓。

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研报指出,从全年猪价走势上看,猪价“前低后高”概率大。总体来看,全年生猪均价仍有望在成本线以上。

5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鲁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预计,随着冻猪肉收储提振以及供需关系改善,6月猪价能基本恢复到成本线以上。

行业进入主动去产能阶段?

面临巨大经营压力,除了补充资金以消除债务危机,猪企还调整了经营策略,下调了今年的出栏目标,包括傲农生物(行情603363,诊股)(603363.SH)、天邦食品(行情002124,诊股)(000735.SZ)、大北农和天康生物(行情002100,诊股)(002100.SZ)4家上市猪企,合共下调600-870万头。

去年12月,傲农生物表示2023年力争出栏800万头。而到今年4月接受机构调研时,傲农生物改口称“今年出栏目标600万头左右,其中仔猪占比大概是30%-35%”。

天邦食品在去年10月公告中曾透露,2023年度生猪出栏量计划在800万头-1000万头之间。到了今年4月其公布的2022年年报中,出栏量也下调了——“力争2023年全年生猪出栏达到650万头”。

无独有偶,天康生物此前公布的三年计划中,2023年出栏目标为500万头。而其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2年年报及董事会工作报告均指出,2023年生猪出栏量下调至280-300万头。

第四家下调出栏目标的是大北农,其今年3月曾对外表示2023年计划目标出栏600万头,而在5月份将计划调整为500至550万头。

大北农解释表示,一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养猪亏损,二是因为下半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做好,现在养猪存栏大数是300万头,剔除种猪情况下,育肥加仔猪现在存栏约有270万头,公司一季度出栏140多万头,加起来共有410多万头。在下半年行情好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会多增加外购仔猪。

是否仍会有猪企主动下调出栏目标?这是否标志着猪企进入主动去产能阶段?

对此,养殖龙头温氏股份(300498.SZ)证券部人士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公司今年出栏仍计划在2600万头。

朱增勇表示,下调出栏目标有利于产能逐渐恢复到合理水平,降低后期尤其是2024年市场风险。

中信建投研报也指出,生猪产业链当前为去库存与被动去产能并行阶段,去库存即春节前未出的大猪及春节后压栏育肥猪需陆续出清,主要来自于冬春季猪病带来的被动去产能。

那么,下调出栏目标会否成为行业近期大动作?中信建投认为,后续若产业现金流持续萎缩以及对未来行情预期逐步转弱,或将引发主动去产能。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