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员工扯下中国车企“速成”遮羞布
蔚来员工扯下中国车企“速成”遮羞布
近日,一则蔚来汽车员工的爆料,扯下了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遮羞布。
据这名员工爆料,自己是蔚来产品运营的负责人,平时要参与很多项目。过去半年里,自己累计加班近500小时,加班期间,她多次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并且进急诊3次,此前她曾患急性肠胃炎,最近一次体检还发现有21处异常。
该事件一经爆料,立刻登上微博热搜榜。
据上游新闻报道,在陈女士提供的与HR沟通的录音中,HR称公司不鼓励加班,是自愿加班,为了用户需要,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付出。经过协商HR提出,如果陈女士离职,同意给予总计12万元的赔偿,但之后陈女士不能再发声。
陈女士还爆料称,自己曾与公司HR和领导多次沟通反映,被告知这个公司就这样,大家都是自愿加班。且从业多年有经验,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都是自愿加班,自己不可能反抗这个社会,即使去走法律流程也不会赢。
该事件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但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如此工作节奏在车企并非个例,在时下的车企中,高强度“内卷”已成常态,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车企无一幸免。
在相关话题中,长城汽车成为网友“炮轰”的阵地。2022年7月,“长城汽车被曝员工高强度工作16天猝死”就曾登上热搜。
据爆料,长城汽车全资子公司如果科技有限公司从6月7日开始强制员工加班,每天22点后才可下班,每天工作时长达14小时,再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6月22日上午9点左右,办公园区3楼一员工突然倒地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悉,在该员工去世2日后,其所在公司将所有信息被抹除,相关打卡信息在被公司人力部门修改,该员工生前为某科室科长,事后科室也被解散。6月24日家属前往公司索要赔偿,公司以该员工已经离职为由拒绝赔偿。
针对此爆料,长城汽车曾回应文章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公司从来没有强制加班过;删除员工信息,也是因为劳动法规定了,员工死亡属于劳动关系终止,所以其信息才被删除;关于赔偿,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工伤理赔流程。而这些回应,对于外界来说无异于此地无银。
面对让员工加班的“诱惑”,和蔚来站在同一赛道上的小鹏和理想更是无一幸免。
据微博大V“零态LT”透露,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向其爆料,2023年开年理想汽车员工流失不断,理想内部加班情况普遍,考核制度也十分苛刻,2022年有八成员工业绩被标上不合格,从而影响了年终奖和薪资发放。
2022年10月,理想汽车智能驾驶AI算法负责人、AI首席科学家王轶伦离职,他曾表示,在理想工作几乎变成了生活的全部,高强度加班下他一年里胖了20斤。
他还透露,理想员工加班到晚上12点是很正常的,尤其自动驾驶团队的员工,根本没有周六和周日。
再看小鹏汽车,此前澎湃新闻曾报道,小鹏一度实行过大小周的工作制度,即每两周休息一天,后来虽然取消了大小周,但仍要求员工内卷工时,并且没有加班费。
据悉,多位小鹏汽车员工向其透露,“大小周”取消不影响工资,因为“本来就没有加班费”,并且大多数员工每日工作时长都超过了7.5小时,在10小时左右。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新能源汽车成为许多车企面向未来的“背水一战”。
以造车新势力为代表,2022年,蔚来、小鹏、理想净亏损分别为144.4亿元、91.4亿元和20.3亿元,多年努力依然停留在卖一辆亏一辆的生死线。
如此环境下,渴望借助短平快的工作节奏缩短研发周期、抢占市场份额,也就能够被理解。
但放眼全网对于车企加班的控诉,可以看到,许多加班仍停留在企业对基层的盲目考核。所谓的加班,也只是无谓的内耗,是车企出于焦虑而构建出的“努力的样子”。
车企似乎仍不愿相信,短平快的前提,是充分保障员工健康和合法利益。一厢情愿将本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的降本升维,偷懒式地替换成拼内卷、拼人效,不仅会迫使汽车行业陷入恶性内卷循环,还会让企业过早“猝死”在黎明前夜。
对于以科技产品为增长核心的企业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只有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加班时间,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升创新生产能效,才能让企业规避内耗,走入正向增长的轨道。
而对于企业的HR和PR来说,相比让勇于发声的员工离职和噤声,企业更应该感谢指出弊病的人,因为他们是发现问题的啄木鸟,而非人云亦云,盲目追随的乌合之众。
在这一点上,更多的宽容应该留给指出问题,而非制造问题的人。
- 上一篇:走自己的路 才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 下一篇:证监会核发首批企业债券注册批文
-
十大行业互联网金融-想借钱?先交“评估”费
2024-05-09
-
Xi人最近像买彩票一样抢疫苗号3000 家长只能拿到24个左右的号
2024-05-09
-
走吧维权汽车品牌投诉名单公布-东风日产上汽大众榜上有名
2024-05-09
-
绿瘦“魔粉”轻松瘦?客户说花了8万减肥 住进了医院
2024-05-09
-
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培训白皮书-预付式消费陷阱大
2024-05-09
-
视频-华晨宝马因漏油召回31万辆车 品控成焦点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