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et求职平台套路-5500元名企实践项目无法证明
原标题:4万元可“推入”“保底优惠”?小心求职平台的“坑”!
“史上最难就业季”、“招生比例低”、“裁员潮遇上招聘潮”.随着秋季招聘的来临,一些网络求职中介平台,一方面制造求职恐慌,另一方面宣称招聘“内部资源”、“绿色通道”,推出“内推”、“保底offer”等高价项目,收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真的如求职平台所说,交钱就能保证录取吗?“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推进去比走后门容易?求职机构的网上招聘
“XX企业秋季2020正式启动!我已经入群领取专属推送码,提前一年获得全职优惠!”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信息,广州应届毕业生小王很兴奋。扫码进群后发现,如果想获得外推资格,需要把上面的文案转发到朋友圈。
按照要求在朋友圈发布后,小王被告知,自己的简历可以先被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查看,但还是有筛选出来的可能。如果想直接去面试,需要参加6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网上求职培训班,才有机会被“挤到里面”。
记者注意到,这种打着“推入”旗号的文案,已经像病毒一样在朋友圈、应届毕业生微信群、QQ群传播开来。有的求职中介甚至说“推进去比走后门容易”。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内推”伴随着高额的培训费清单。求职平台的职业青蛙说,“四六万元的交强险offer项目,有内部名额,可以直接去笔试或者面试。”Offer老师、艾思怡求职等平台都在其高达四五万元的付费项目介绍中承诺:“有企业在里面推,保证顺利拿到offer。”
职业蛙表示,平台与上百家大企业合作,享受大企业“绿推”优势。如果企业需要实习生或者有就业机会,平台可以优先推荐付费学生。“我们有内部资源,很多公司给了我们一二十张面试卡,免费的学生拿不到。”平台工作人员说。
有些求职平台说,学生可以享受在职人员辅导,最大限度掌握“内幕”。爱思易求职平台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个费用为4.98万元的“V计划”项目,称这个项目是企业内部对求职者的一对一培训课程。“在职员工会以你为导师,梳理行业知识,熟悉网申、笔试、面试流程,可以帮助你顺利拿到offer。”专业蛙说,有些平台导师是“校招”,可以提前知道考点。
名企实习、内部员工辅导、“保底offer”都有“坑”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平台推广名企实习、内部员工辅导、“保底offer”等套路。
事实上,有——个企业实习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Synet表示,其STE(著名企业实践项目)此前曾与联合利华、普华永道等公司合作,为求职者安排实习。项目费用5500元,包含4周项目实习。但记者发现,该求职机构声称的实习只是“网上实习”,“导师”通过邮件、语音或文字进行沟通。
当记者问及是否能出具相关企业的实习证明时,工作人员坦言:“项目合作的企业把关严格,不能出具实习证明。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在求职平台上盖章。”
暨南大学的杨付费参加了刺猬求职平台的“15根天线运营实践项目”,其中包含了一个网易云音乐的活动策划。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chnical engineers 美国技术工程师联盟
——自称是企业员工教的,但身份难辨。专业的青蛙平台表示,在收费一万元的项目中,会安排学员打算投递的企业高管进行全程辅导,一节课收费2000元到3000元。艾思怡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全行业900多名在职导师”名单:就职于阿里巴巴集团天猫的JaneTu杜,腾讯产品经理;在今日头条用户增长部工作的Daisy.这份榜单涵盖了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但均为化名。
“有些公司不允许员工在外兼职。为了保护我们导师,只能秀假名。”艾思怡工作人员解释道。
——声称“担保要约”其实是一种“掩饰”。一些求职平台声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心仪的offer。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合同中列出的公司的报价,他们可以获得60%的退款。
中山大学一位为艾思怡报了4.98万元“V计划”的求职者告诉记者,在签约时,平台会列出四五十家不同梯度的公司,其中有一些是符合学生求职意向的知名大企业,但大多数是招聘门槛低、招聘人数多的小企业,如小型网络公司、P2P金融机构等。“他们只要拿到榜单上任何一家公司的录取名额,就会宣称‘保底录取’成功。”
很多公司否认与求职平台有合作平台,涉嫌虚假宣传。
记者就员工授课、内部与求职平台合作等相关问题向多家大企业求证。多次出现在求职平台名单中的腾讯表示,并未与任何第三方求职机构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与网络求职平台也不存在合作关系。另一家上榜频率较高的公司字节跳动表示,员工不得私下代表公司给予任何指导。
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就受监管的大企业而言,任何声称“保入场”的第三方基本都是假的。
北京田萍(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欧伟安表示,求职平台未经企业同意,打着“在职员工指导”、“内部晋升”的幌子招揽业务,属于欺骗或误导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而“保底录取”涉嫌合同欺诈,相关监管部门可依法惩处。
有企业招聘人员建议,求职者最好直接通过官网或招聘公司的现场招聘进行求职,以免上当受骗。同时,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要公开透明,避免第三方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求职者。
新华社记者胡来自新华视点
责任编辑:赵慧芳
-
十大行业互联网金融-想借钱?先交“评估”费
2024-05-09
-
Xi人最近像买彩票一样抢疫苗号3000 家长只能拿到24个左右的号
2024-05-09
-
走吧维权汽车品牌投诉名单公布-东风日产上汽大众榜上有名
2024-05-09
-
绿瘦“魔粉”轻松瘦?客户说花了8万减肥 住进了医院
2024-05-09
-
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培训白皮书-预付式消费陷阱大
2024-05-09
-
视频-华晨宝马因漏油召回31万辆车 品控成焦点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