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IPO总结:港A主板新规大变革;“万元大肉签”频现!
一季度IPO总结:港A主板新规大变革;“万元大肉签”频现!
2023年转眼间过去了四分之一,今天我们来看看一季度的IPO市场情况。
近日,安永发布报告称,一季度全球IPO市场依旧停滞不前,共产生299宗交易,筹资额为21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和61%。
安永表示,尽管一季度美股IPO市场持续低迷,但通胀、利率、估值和市场波动等领域已经出现一些早期积极态势,这可能为其IPO市场的复苏奠定一定的基础。
而A股和港股资本市场均迎来重大变革,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叠加政策支持,预计2023年A股IPO活动将维持高位,而港股IPO市场有望逐步回暖。
01
A股市场
2023年一季度全球IPO市场开局放缓,其中A股IPO虽然较2022年同期也有所放缓,但仍继续领跑于全球其他市场。据毕马威统计,一季度A股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占全球IPO的50%左右;上市宗数占全球IPO的30%左右。
据统计,截至3月31日收盘,2023年以来A股共有68家新股上市(深主板8家、沪主板14家、科创板9家、创业板15家、北交所22家),募资总额约650.5亿元。
前十大募资项目合计筹得294.3亿元(5家来自创业板、4家来自主板,科创板仅占一席),其中拔得头筹的是磷酸铁锂龙头厂商湖南裕能(行情301358,诊股),其募资额约45亿元;其次,聚焦煤炭业务的苏能股份(行情600925,诊股)募资额也超过40亿元。
2023年1-3月,68家新股的IPO业务由25家保荐机构承担(上海建科(行情603153,诊股)由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和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两家券商承销)。
从保荐的IPO项目数量来看,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稳坐第一,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海通证券并列第二;从募资额来看,排名前十的募资项目中,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证券占据四席,华泰联合证券、海通证券、民生证券、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浙商证券(行情601878,诊股)各占一席。
新股上市表现方面,今年前两个月A股的赚钱效应较好,所有新股上市首日均未破发,但进入3月破发率明显提升,3月共有34家企业上市,9家首日破发,其中海通发展(行情603162,诊股)跌超10%,是近年来为数不多首日就破发的主板新股;截至3月31日收盘,一季度共有18家累计跌破发行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北证50指数经历了一波大反弹,但2月以来逐渐熄火,3月上市的9家新股中有5家破发。
(北证50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Choice)
在首日涨幅前 十的新股之中, 科创板的英方软件(行情688435,诊股)、茂莱光学(行情688502,诊股)、裕太微(行情688515,诊股)-U占据前三名,涨幅分别为176.77%、175.38%、152.70%,是今年的“万元大肉签”,它们所处板块基本代表了今年一季度A股的主线——国产软件、半导体。
随着美联储加息进程的推进,避险情绪推动金价走高。受益于此,全球股市的黄金股持续活跃,其中3月3日上市的四川黄金(行情001337,诊股),股价飙升至33.20元,较发行价7.09元涨超3倍,目前累计涨幅仍排名第一。此外,茂莱光学、英方软件、百利天恒(行情688506,诊股)-U、裕太微-U等均涨超100%。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A股迎来重大改革,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
其中,主板上市规则变化较大,不仅发行审核效率急剧提升,还取消了23倍发行市盈率限制,新股上市后前五个交易日将不设涨跌幅限制。
沪深交易所自2月20日起开始接收在审企业的平移申请,目前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已经陆续开启询价、申购;近日,全面注册制下主板首批新申报IPO企业也来了,其中上交所受理了金盛海洋、深交所受理了新亚电缆。
预计4月将会迎来一波主板新股上市潮,于此同时,主板“打新躺赢”的时代正式宣告结束。有业内分析人士提醒,面对发行定价和交易制度的变化,投资者要充分了解制度变化和风险点,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此外,全面注册制改革也进一步优化了再融资发行条件和审核流程,预计今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需求将大幅增长,定增仍是主流选择。从行业来看,新能源、高科技等赛道再融资规模较高。
还有一个现象,近日沪深两市频现多家“1元退市股”,随着全面注册制推行,资本市场优胜劣汰也将有序推进,市场化特征明显的交易类强制退市渐入常态化,或将成为出清劣质公司的主要渠道。
展望A股,疫情后的重新开放、有利的振兴政策将支持经济复苏,伴随全面注册制的改革,将继续提升A股市场的开放性和活力,巩固A股市场在全球上市目的地中的竞争力。
02
港股市场
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较大波动,IPO行业以消费品市场和工业市场为主。前三月新股上市家数分别为10家、0家、8家(1家以介绍形式上市),合计募资额分别为37.17亿港元、0亿港元、26.8亿港元。
其中,今年一季度募资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亿华通(行情688339,诊股)、九方财富均募超10亿港元。
3月下旬港股市场开始热闹起来,目前来看,港股仍有4家通过聆讯(梅斯健康、珍酒李渡、易点云、艾迪康)但未上市;京东拟分拆京东产发、京东工业登陆港交所,目前已递交招股书;此外,途虎养车、K Cash金融科技、山西安装、海普洛斯、非凡中国、货拉拉、Keep、Soul等纷纷递表。
上市表现方面,18家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参半,其中,中天湖南集团、乐华娱乐、美丽田园医疗健康等均有不错的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1月20日上市的建筑材料供应商淮北绿金股份(02450.HK)已连续三个月霸占跌幅榜第一名,目前股价仍跌超6成。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营收为人民币4.08亿元,同比上升10.09%;净利润为人民币1.05亿元,同比上升6.23%。
(淮北绿金股份股价走势,图片来源:格隆汇 )
日前,港交所发布了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即“18C”),18C适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这五大特专科技行业的公司。
3月31日起,新规正式生效,有意根据新章节上市的公司可提交正式申请。
根据港交所网站显示,目前有11家潜在上市申请人,涉及药品研发、医疗检测、SaaS领域科技公司等。其中,3家具名的潜在上市申请者包括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砺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美时医疗控股有限公司。
随着18C的推出,大幅降低了科技公司的IPO门槛,对于略显冷清的港股IPO市场而言,上市新规的实施无疑是一针强心剂,预计2023年国内科技创新型TMT企业赴港上市将继续保持活跃,这将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补足港股“硬科技”领域短板,也能为未盈利、甚至未实现收入的公司开辟一条商业化之路。
不过,也有相关人士提醒,一些处在研发状态的科技公司面临着前期投入大、资金回报周期长的难题,上市后的流动性和募资能力仍是考验。
03
美股市场
美股方面,在经历了2022年的至暗时刻后,今年一季度依然延续了低迷的趋势。究其缘由,无非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经济衰退担忧重燃,而近期又叠加银行业内部动荡导致的波动性飙升。
据统计,一季度美股仅有48宗IPO筹资34.19亿美元,包括19家公司通过SPAC上市。其中最大的两宗IPO分别为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设备制造商Nextracker(6.38亿美元)和美国油田服务公司Atlas Energy Solutions(3.24亿美元)。
然而,在通货膨胀率上升、利率上升的环境下,投资者摒弃了新的上市公司而转向风险较低的资产类别,导致那些成功上市的股票表现也并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30日,今年以来已有10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其中,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生物医疗企业硕迪生物分别募资1.90亿美元、1.34亿美元。此外,盛丰物流、禧图集团、海天、环球墨非4家企业预计于北京时间3月31日晚登陆美股。
同时,也有一些公司宣布通过SPAC模式在美国挂牌,例如冠科美博、车车科技、路特斯科技等,近期还有不少中国公司已处在上市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此前,中国证监会明确表示“满足合规要求的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予以备案”,SEC和纳斯达克也对以VIE架构上市的公司传达了积极的信号。公开信息显示,今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中,量子之歌、小i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中进医疗及燕谷坊均采用了VIE架构上市。
毋庸置疑的是,美股IPO的冬天并没有结束,但中概股可能是寒冬中的一缕暖阳。
此外,今年一季度,瑞士交易所仍是A股公司GDR上市最热门的地方。从上市公司公告发现,截至3月22日,共有41家A股上市公司推进赴欧洲GDR上市计划,38家将上市目的地定在瑞交所(占比93%),2家选定伦交所,1家选定德交所。
随着监管部门表态继续推动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机制优化完善,有望助推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GDR或成为企业境外上市融资重要途径,这将使得A股上市企业可以触及更多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 上一篇:吴晓求谈房地产税:现在征收还不成熟
- 下一篇:下一个破灭的“泡沫”---货币市场基金
-
鼓楼中国人寿携手光大银行华林分行推出“欢乐元宵·兔年元宵·祝福”客户联谊活动
2024-05-09
-
证监会对黄有龙赵薇孔德永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024-05-09
-
日韩股市周一双双高开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1.44%
2024-05-09
-
量学扛鼎之作《股市天经:量波逮涨停》横空出世
2024-05-09
-
B站周三纳斯达克挂牌 一路下跌至2.26% 市值约31亿美元
2024-05-09
-
亚太股市继续走低,日本股市早盘大跌2% 东证股价指数开盘下跌1.65%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