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倍不是梦!学会这一招,任何大行情你都能抓住
翻倍不是梦!学会这一招,任何大行情你都能抓住
有人说:“题材是主力炒作的永恒主题。”此言非虚。
在A股市场上,题材投资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每当市场上出现一个热点题材时,一旦获得了市场资金的广泛认可,就会疯狂涌入其中,后面往往都能成为阶段性投资主线,并引发一波赚钱效应炸裂的大行情,其中更是不乏大量翻倍甚至数倍的个股。
远的不说,就拿近期爆火的CHATGPT题材举例:在长达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不管板块怎么轮动,大盘如何起伏,ChatGPT题材相关板块及个股都是最赚钱的地方,其中浪潮信息(行情000977,诊股)、科大讯飞(行情002230,诊股)、三六零(行情601360,诊股)、汉王科技(行情002362,诊股)等都走出了不小的涨幅,几乎所有参与进来的投资者都收获颇丰;而对于那些“踏空”的人来说,最近一段时间的持股体验大概率会不尽人意。
这便是题材投资的魅力。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其中的机会。
理论上讲,按照投资机会的触发因素来划分,题材投资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
(1)宏观性题材:指可以促进经济短期结构性变化和长期发展趋势的宏观驱动因素,如“一带一路”、雄安新区、人民币国际化、国家安全、消费升级、区域经济振兴等;
(2)事件性题材:指由某些确定性事件所导致的相关企业盈利水平或资产价值提升,由此衍生出来的投资机会,如奥运会、博鳌论坛、迪士尼乐园等;
(3)制度性题材:指因制度性变革所引发的红利性投资机会,如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医疗制度改革、股指期货、北交所、注册制等;
(4)产业性题材:指来自政策扶持、技术变革或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而引发的投资机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5G等。
上述题材,相信很多老股民都印象深刻,因为其中的不少题材都曾经在A股上掀起过大行情。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市场上从来不缺乏投资题材,但投资者似乎并不是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理想的回报。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操作策略和买卖时机判断可能有失误之外,题材含金量的高低同样是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换句话说,题材级别有大有小,并非所有题材都有机会成为市场主线,自然也并非每个题材都值得我们去参与。
那么,如何识别一个题材含金量的高低呢?通常可以依照以下五点来加以评判:
第一,立意高大上。
题材的立意越是高大上,能够带来的想象空间越大,也就越能激发起市场高度参与的热情。一般而言,由国家决策层在正式场合定调的内容都是理想的题材,因为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基于国家宏大战略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考虑,是要从政策上花大力气去扶持的,具有波澜壮阔的大格局,前景当然更令人振奋和期待,像数字经济、国家安全、人工智能、“一带一路”等,都属于此类。
反观一些商业事件类的题材,如共享单车、环球影城等,虽然也能在短期内掀起一定热度,但毕竟立意上与“一带一路”等题材相比要有限得多,想象空间也不大,因而算不上是优质的题材,持续性也难以长久。
第二,传播范围广。
题材传播的范围是否足够广泛,决定了参与进来的投资者规模是否够大,这就需要该题材易于被普通投资者所理解和关注,同时也需要各方媒体的不断报道,如此方可引发全民热议,使得题材由点及面地持续发酵与反复扩散,连绵不绝,最终形成时间长久的市场大热点。比如数字经济题材,由于数字经济已深刻渗透至广大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容易获得人们的感知和认可,再叠加官方的不断强调、媒体的持续报道,总能为题材“加热”,其结果便是行情的反复大热。
然而若是太专业太小众的题材,往往只能由少数专业的投资机构参与,而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却因为难以理解而不选择入场,于是也就难以形成太大的行情。例如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题材,虽然曾经也被机构唱多,但很多普通人根本不懂什么叫PPP,市场热度当然难以维持。
第三,炒新不炒旧。
“炒新不炒旧”是市场上颇为流行的一句话,其内涵在于,资金是喜新厌旧的,往往越是新颖的概念,越容易引发各方的关注,就像最近大火的ChatGPT,虽然本质仍属于人工智能,但概念却是足够新鲜,其热度亦是空前。
另外,个股层面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便是传统类型的公司,但要是采用新概念包装一下,“新瓶装旧酒”,其效果也会大有不同。比如人民网(行情603000,诊股),很多人对其固有印象是官方媒体,似乎没有多大的炒作空间,不过近期叠加了“数据要素”、“数据确权”等新概念,公司立刻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随即搭上了数字经济的顺风车,股价一路上涨,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新的“大白马”。
第四,板块容量大。
大级别的行情必然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推动,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好的题材必须能容纳大体量的资金,这样的话,资金就可以一直驻足在板块内不断承接和轮动,同时还可以继续吸引越来越多新的资金进来,继而显现出生命力、辨识度和持续性。反之,则难以吸引资金大规模参与,也就不能掀起太大的风浪。其中的关键在于,题材涵盖的行业领域要足够广,产业链要足够长,如此才能囊括更多的板块、上市公司以及资金。
以前两年爆火的“新能源汽车”题材为例,沿着产业链上下游来加以盘点,可以发现该题材既涉及到整车和电池,又涉及到电机和锂矿资源,覆盖领域非常广,关联的公司也很多,整个题材的流通市值要以数千亿计,资金量足够庞大,每一次市场热度都能带来上下游企业可观的增长态势。相比之下,像区块链、石墨烯之类的题材,涉及的标的就有限得多,自然难以引来大规模资金的参与,行情亦是难以为继。
第五,业绩加分项。
通常情况下,题材投资对于企业短期收入和利润的要求没那么苛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基本面并不理想的公司,可以借着题材的东风而股价一飞冲天。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并非意味着题材投资对于长期业绩没有要求;换言之,如果一个题材拥有长期业绩向好的预期,以及兑现业绩增长的可能性,或者至少这种可能性在短期内无法被证伪,那么一定是加分项,否则一旦到了财报披露期,便极有可能集体“见光死”。
以近期大热的ChatGPT为例,虽然人工智能的宏大叙事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赋能令人振奋无比,由此也催生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行情,但要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公司业绩依旧处于亏损的状态,而且短期内尚没有明确的扭亏信号,故而随着上市公司财报的陆续披露,不少资金为了避免“踩雷”而选择高位兑现,由此引发了板块的集体调整。以后遇上类似的情况,我们是需要倍加小心的。
到这里,相信各位已经领会了识别题材的基本思路。日后市场上再有新的题材出现之时,不妨依照上述五点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估,倘若绝大多数条件都能满足,便可认为这一题材的成色足够优质,此时你要做的就是择时选股大胆参与,相信大概率会收益不菲。
至于如何择时选股,这是个极其复杂且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无法给出答案。不过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投资是一生的修行”,每个投资者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总结与实践,才能慢慢构建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择时选股原则和交易体系,而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否则再好的投资题材也难以带来令人满意的回报。
就像巴菲特所言: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内幕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与君共勉。
-
鼓楼中国人寿携手光大银行华林分行推出“欢乐元宵·兔年元宵·祝福”客户联谊活动
2024-05-09
-
证监会对黄有龙赵薇孔德永分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024-05-09
-
日韩股市周一双双高开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1.44%
2024-05-09
-
量学扛鼎之作《股市天经:量波逮涨停》横空出世
2024-05-09
-
B站周三纳斯达克挂牌 一路下跌至2.26% 市值约31亿美元
2024-05-09
-
亚太股市继续走低,日本股市早盘大跌2% 东证股价指数开盘下跌1.65%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