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山寨贷款App黑产-伪造系统只需1000元出售个人信息牟利

2023年03月11日 01:03 来源于:共富财经 浏览量:

山寨贷App产业链:数据公司火上浇油,伪造系统只需要几千元。

来源:今日北京商报。

网贷变成诈骗?这两天,骗贷app的乱象引起了多地警方的关注。很多山寨app假冒知名机构,引诱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上钩”。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在这一系列山寨贷款app背后,连接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山寨app开发者、网贷系统造假者、个人信息出售数据公司等。有的团队在前端用专业的话骗取用户。快速转让和销售的“贷款成本”;还有业内专门做头部App的人,设计仿冒,上线。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要根治顽疾,有必要出台金融线上服务的相关立法,并对App端的金融服务进行监管。

01

山寨贷款App诈骗案件频发。

“紧急提醒!近期注意!疫情期间,很多人无力周转的时候,很容易跳进‘网贷’陷阱。最近出现了很多虚假贷款App诈骗案件。”近日,福州、酒泉、兴安盟、宁波、高平、牡丹江等地警方发布假贷款app风险提示,多地发生多起诈骗贷款app案件。许多欺诈性的假冒app通过复制正版知名公司的产品名称甚至图标来欺骗消费者。这类诈骗更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山寨贷款App黑产-伪造系统只需1000元出售个人信息牟利具体诈骗流程为:假贷款App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发布贷款信息。冒充知名公司,以贷款需求引诱消费者“上钩”。通常这类假app的名称、图标、描述都和知名公司的差不多,注册流程也很简单。在你真的能借到钱之后,假的贷款平台会以各种名义向受害的消费者收费。

“注册会员需要钱”、“信息错误,激活需要钱”、“征信不足,打包征信需要钱”.这一系列步步为营的阶梯陷阱,是假贷款app的常用套路。据慈溪市公安局介绍,近日,有消费者上当受骗。下载“乐心快贷”App,申请贷款金额3万元后,对方要求他们支付800元包装费,并以银行卡信息不正确为由,要求借款人分两次支付6000元和15000元保证金。在骗子的各种招数下,借款人被骗走10多万元。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除了不少报警电话,这些假贷款山寨app也引起了“正版”机构的警惕。目前机构包括京东金融、捷信、海尔消费金融等。纷纷发布打击侵权假冒金融app提示,称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机构业务线上转型发展迅速,同时网络金融诈骗乘虚而入。各类侵权假冒金融app频发金融诈骗,引起监管关注。目前,许多组织成立了“打假”小组,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的专项行动。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做‘背锅人’,我们也很头疼。一方面要打击侵权假冒,维护自主品牌和有效权益。另一方面,要及时提醒消费者,防止上当。”一位“真实”机构的员工今天对《北京商报》记者说。

02

数据公司火上浇油

众所周知,微贷、借呗、花呗等产品都没有单独的App,但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目前苹果应用市场已经发布了一批关于微宝、微贷、趣花呗、花呗回报的山寨App,其产品图标分别显示为微颗粒和花呗,很有启发性。

此外,山寨App存在高度的“撞脸”,不仅业务相似,名字也完全相同。记者搜索“借贷”等关键词,发现在应用市场中,有两款与“小马金融”同名的app。其中一家运营公司是“北京小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P2P网贷平台。2015年3月由中小企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注册资本1亿元;而另一家“小马金融”的定位是贷款App,没有透露运营主体和联系方式,但开发者其实是深圳前海的一家公司。

山寨贷款App黑产-伪造系统只需1000元出售个人信息牟利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这家公司在发展小马金融的同时,还发布了一批山寨app,如爱钱站、好花等。针对这一系列App服务,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采访多个平台,均无法接通。其中,“小马金融”回应称“没有这个业务号”;“爱心钱站”的电话是“拨错号”。

山寨贷款App泛滥,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急于申请贷款的心理,也有数据公司推波助澜。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假贷App的盈利点主要有窃取用户隐私、出售用户数据,或者假冒知名平台联系客户索要手续费、担保费等。同时,由于部分应用市场对App上架的审核监管不严,低廉的违法成本也驱使山寨贷App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参与其中。

山寨贷款App背后其实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知情人士今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除了诈骗贷款App诈骗者,还有一些专门制作这类App的开发者,伪造网贷系统的卖家,短信发送群,都会涉及到一个换号者,验证身份信息是否为本人;此外,网贷系统的造假者会根据开发难度对山寨系统进行明码标价,价格区间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整个产业链比较深。总结一下,大致就是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出售或者电信诈骗或者其他目的。"

“山寨贷App可以收集身份证照片、银行卡账号密码、位置、传感器、通讯录、上网习惯等信息。在消费者的手机中进行非法转售和牟利。"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杨指出,其背后的利益链条与电信诈骗非常相似。有专门的团队获取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并用于出售利润。也有很多公司在卖这样的数据,比如房地产,保险销售。团队等公司用专业的话在前端骗取用户“贷款成本”来快速转移销赃;还有业内专门研究头部App的人,设计仿冒,上线。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底,共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81万个,受害者12万人,互联网金融仿冒app 2801个,仿冒app下载量3343.7万次。其中,钓鱼网站多部署在台湾省、韩国、浙江等地,江苏受害用户最多,北京、广东次之。

03

慢性病怎么治?

山寨贷款App由来已久。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机构和监管者应该如何应对?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孙杨告诉北京商报今日记者,“目前金融或贷款类app没有牌照专营的概念,应用市场也不具备金融、贷款业务、监管、牌照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很难辨别这家公司是否有贷款业务资质。”

在他看来,对于应用市场App的管控,监管机构和应用市场公司有必要进一步沟通,配合市场监管机构推动应用市场进行基于牌照的App管理机制。任何没有许可证或许可的人都将被下架,那些有许可证和许可的人也将被下架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也指出,山寨贷款App泛滥,主要是发布和下载App的软件服务平台不够严格。她进一步表示,首先,应用市场平台要承担审核义务,加强审核,比如App实名注册,严格监控;其次,正规贷款平台要加强监控。一旦发现山寨App或网页,应立即举报。同时,应加强对借款人的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并提供举报渠道。

此外,监管要加强对应用市场、电话营销、短信等产业链的整治,净化市场环境,同时加大对山寨贷App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除了制度和监管的加强,借款人加强自我防范和识别意识尤为重要。孙杨透露,用户可以从App下载渠道、下载量、产品页面、供应商来区分。在他看来,很多山寨贷款app都是在一些色情、赌博、彩票等网站上推送给客户下载的,借款人要远离这类网站;其次,要看App的下载量。如果下载量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次,说明造假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下载量只有100多或者1000多,十有八九是山寨;同时也要看山寨贷款App的规模。一般功能齐全的金融贷款App大小都在30M以上。

“山寨贷App的界面和供应商也很重要。如果打开,会让你用账号和密码登录,甚至填写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这就是诈骗。正规的金融贷款App,第一次打卡,会有几屏产品介绍的宣传图片,不会要求你马上登录。另外,还要看贷款App提供商是银行机构、消费金融机构还是小贷公司。如果是一些信息公司甚至个人,多半是山寨App。”孙杨说。

声明:自媒体提供的所有内容均来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得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如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孙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