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应瑛:未来三年,代码、文案和客服是最容易被AI改变的领域
中信建投应瑛:未来三年,代码、文案和客服是最容易被AI改变的领域
3月28日,由中关村国睿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会主办、浙江财闻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银柿财经)协办的“数智化赋能产业升级”沙龙在浙江杭州举办。在活动上,中信建投分析师应瑛在题为“数字中国下的产业升级”的分享中探讨了当下关注度较高的人工智能相关问题。
应瑛对人工智能过往发展进行回顾时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都始于算法的突破。第一次基于深度理论的出现,主要是基于知识或驱动,在人设定的范围内形成逻辑基础,但这意味着学习难度比较大,它的归纳性和生产性等会比较弱;第二次浪潮中,神经网络的发展变成了解决非线性的问题,这带动了语音语义以及图像识别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第三次浪潮则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再次突破,也就是现阶段大家能看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带动的模型发展,学习方式和逻辑体系的创新带来了一个新的浪潮。
在2010年之后,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新一代模型井喷式发展,CNN/RNN将逐步被取代,更多领域开始应用Transformer,该模型优势是在特征提取能力方面有较大突破。在transformer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生成类模型的生成效果更佳。
应瑛表示,目前生成式模型进入多场景落地阶段,从当前出现的应用看,咨询、娱乐及传媒、医疗、教育和互联网等都将迎来改变。因为现在基于理解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整个图像和场景会更加类似人输出的结果。
如咨询领域可通过生成式AI进行数据分析、资讯整合等,AI可以帮助自动生成分析结果和建议。在娱乐和传媒行业,所有的内容生成,如游戏生产、图形和电影的特效绘制都可以通过未来的AI实现。
概括来说,从未来的场景发展来看,“未来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大家都会有一个超级助手,能较大程度提升大家创意的落地化效果”,应瑛指出。
目前来看,应瑛认为:“到2023年,我们可以初步看到文学场景或者科学类场景的撰写;在图像领域,可能到2025年,图像的试点领域可以完成终稿,对人而言需要修改几遍才能呈现终稿,但对AI来说是一件事情。因此对于设计师等职业,未来都存在被颠覆的可能性,其他的不靠创造力的工作更有可能被颠覆。”
从降本增效的角度看,应瑛提到:“如果是文本形式,1万字让AI生产成本可能仅一毛钱,语音的话可能一个小时2.5元,这个肯定比人工成本更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传媒类公司的成本可能会出现巨幅的下降。”
从CHATGPT目前的使用数据看,应瑛指出,目前有66%是用在代码上,58%用在文案生产,剩下的包括其他的服务的支持等,也就是说未来可能在三年左右,代码、文案、客服等领域是最容易被改变的。
对于AI带来的机会,应瑛概括道,一是创新成本的下降,自动生成技术可以降低创新难度,减少低效率、重复事务的工作时间;二是云中心处理能力,入口或将从手机、电脑延伸至音响、耳机等,入口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手机可能不再是唯一载体。另外插件技术的出现,将给予2B型企业直接服务C端的机会,产生竞争格局的变化。
-
发展中国家本币债券的外国投资者持有量接近创纪录的7450亿美元
2024-05-09
-
深圳官宣!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来了:概念股疯涨 揭秘关键环节投资机会
2023-06-20
-
率长江,被查!
2023-06-20
-
比尔·盖茨的中国往事
2023-06-20
-
刚刚!国务院,利好来了!
2023-06-20
-
历史最卷一届618:混乱中,理性回归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