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大全能源2022年度董事会管理回顾

2023年03月16日 10:03 来源于:共富财经
(原标题:大全能源2022年度董事会运作回顾)大全能源2022年度董事会经营意见如下:一、经营状况的讨论与分析2022年,得益于

(原标题:大全能源2022年度董事会运作回顾)

大全能源2022年度董事会经营意见如下:

一、经营状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得益于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约8741万千瓦,累计装机3.93亿千瓦,同比增长28.43%。从海外看,欧美、澳洲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表现不错,新兴市场也在增加。

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多晶硅专业制造商。主要产品为多晶硅,主要用于加工硅锭、硅片、电池芯片、电池组件等太阳能光伏产品。报告期内,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多晶硅行业量价齐升。公司深耕多晶硅行业十余年,凭借领先的质量和成本优势,获得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良好的行业口碑。

1.主营业务快速增长,新增产能持续释放。

2022年,光伏产品已在全球大部分地区低价接入互联网,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碳减排的有效能源解决方案。此外,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光伏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光伏行业其他行业扩产加快,高纯多晶硅材料总体仍供不应求,导致硅价持续上涨。2022年,公司多晶硅销售价格从207.99元/公斤(不含税)上涨至266.01元/公斤(不含税),年平均销售价格为231.41元/公斤(不含税),同比上涨61.62%。

随着新疆三期B项目的建成,公司名义产能由2021年初的7万吨提升至2022年的10.5万吨,同比增长50%。2022年,公司实现多晶硅产量133,812.22吨,超过今年13-13.2万吨的预测,同比增长54.54%(2021年产量:86,586.60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6.18%,产量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在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市场形态下,2022年公司产销率达到101.16%,2022年销量达到132,909.07吨,同比增长76.3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4,030.64万元,同比增长18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2,087.13万元,同比增长234.0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14,875.80万元,同比增长2355.55%。

2023年,公司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内蒙古包头10万吨多晶硅产能一期预计2023年4月投产,同年6月达产。内蒙古包头二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公司的名义产能将达到30.5万吨。考虑到年维护等因素,预计2023年公司将生产19-19.5万吨多晶硅。

2.坚持聚焦主业发展,以成本领先和质量领先不断提升产品性价比。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运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效率,通过规模化降低人力成本,严格控制采购流程,升级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单位消耗。在建立了优化的资本结构、严格的成本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运营机制后,公司的成本费用在行业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公司在产品质量、专业技术和服务响应方面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隆基绿色能源(601012)、金高科技(002459)、天合光能、TCL中环(002129)、CNC (603185)、柯美、高静太阳能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专业技能和敬业的科研实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Topcon电池、异质结电池等基于N型硅片的新一代电池技术的理论极限转换效率高于P型电池,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将在2023年迎来更快的发展。新一代N型高效电池对多晶硅的质量要求更高。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单晶材料和N型硅材料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水平,满足N型单晶电池对原材料的高性能需求。目前公司的N型硅材料已经批量供货,并得到下游主流客户的验证。

同时,基于多年高纯多晶硅制造的技术沉淀,公司积极探索集成电路所需的半导体级硅材料技术,引进和培养半导体区域熔融级硅材料研发团队。内蒙古包头1000吨半导体级硅材料项目一期规划产能2.1万吨/年,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投产。产品通过下游集成电路制造客户认证后,公司将借机建设后续2万吨/产能。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确保高质量发展。2022年,公司在R&D共投资110,313.37万元,占其营业收入的3.57%。在高基数R&D投资的情况下,比去年多投资37454.67万元,同比增长197.53%。

4.积极应对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做大做强主业,使客户和订单持续增长。

公司紧紧围绕光伏硅材料为核心业务,以产能、成本、质量为三大主要抓手,不断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光伏硅材料市场份额。

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为应对行业供需变化和竞争,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约定未来一至五年的供货量,并收取一定金额的预付款。2022年,公司签订了总采购量约129万吨的长期订单,收到部分长期预付款约11.5亿元。多个长期订单的签订,显示了行业的高度景气,为公司的持续稳健经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行业及R&D的说明。

(一)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

1.主营业务

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R&D、高纯多晶硅的生产和销售,依靠持续的R&D投资和技术创新,结合低成本能源优势和位于硅产业基地集群的优势。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公司现已形成年产1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高纯多晶硅的生产能力,是多晶硅行业的主要市场参与者之一。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多晶硅经熔锭或拉晶后,可分别制成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再用于制造光伏电池。根据下游生产的硅片不同,高纯多晶硅可分为单晶硅片材料和多晶硅片材料。

3.光伏电池的组成

与太阳能级多晶硅相比,半导体级多晶硅对纯度的要求更高。公司凭借在高纯多晶硅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横向拓展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有望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地位,推动半导体多晶硅国产化进程。

(二)主要商业模式

公司商业模式是公司十几年光伏行业经验的结晶,适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公司实际情况。

(1)盈利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采购工业硅粉等原料后,自行生产高纯多晶硅产品,通过直接向下游硅片厂商销售产品来盈利。

公司利润主要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和最优质量战略实现,其中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市场和自身情况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合适的采购计划,提交管理层批准后实施。对于工业硅粉、石墨吸盘、包装材料等主要采购材料,公司通常与主要合格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双方就产品规格、定价原则、采购量范围、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包装方法和要求、运输和交付、付款方式等条款进行约定。并根据原材料库存和采购计划向供应商下达具体订单实施采购。

(3)生产方式

公司生产部根据与客户签订的长期供货协议、具体的合同和订单、公司的生产能力、对市场的预期判断和年度维修计划,确定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公司采用改良西门子工艺和冷氢化工艺制备多晶硅。主要工艺是冶金级硅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三氯氢硅,然后经过精馏、提纯、还原、产品粉碎、尾气回收、冷氢化等步骤,生成高纯晶体硅。自1955年研制成功以来,西门子法经历了60多年的持续改进。技术成熟、安全性高、产品质量高是改良西门子法的核心优势。此外,改良西门子法可生产9N-11N高纯度晶体硅,与生产太阳能级和电子级产品兼容。综合来看,改良西门子法有望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4)销售模式

本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协议主要由长期供货协议和销售合同/订单组成。对于多晶硅的主要客户,公司通常会与他们签订长期供应协议,协议期限通常为一至五年不等。长期供货协议一般会约定产品规格、型号、定价原则、供货范围、协议期限等条款。具体月供货数量和产品单价一般以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订单为准。为了保证合同的顺利进行,长期客户需要支付一定的预付款来抵扣每月的订单金额。2022年1-12月期间,公司收到长期预付款约11.5亿元。对于没有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的客户,公司通常会在每次交易时与其签订销售合同,约定每次交易的具体条款。

(3)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阶段、基本特征和主要技术门槛。

(1)工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R&D,生产和销售高纯多晶硅,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属于“C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本公司所属行业属于" C3985电子专用材料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的朝阳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链布局完整,制造能力和市场需求全球领先。受“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目标影响,我国光伏市场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将迎来市场化建设高峰。此外,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逐步实现,我国光伏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动力,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光伏产业上游包括多晶硅冶炼、铸锭/拉丝、切片等环节,中游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下游包括光伏应用系统安装和服务。

在光伏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多晶硅厂商技术突飞猛进,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中国多晶硅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量持续创新高。中国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量81.1万吨,同比增长65.5%。随着国内多家龙头企业优质产能逐步投产,国内外高成本产能逐步退出,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多晶硅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技术水平高、成本优势明显、规模效益突出的企业集中。

(3)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处于行业上游。由于多晶硅生产的化学性质,对安全评估、环境评估、能源评估的要求极高;其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强,需要优秀的生产设备和优秀的人才团队。同时投资规模巨大,应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1万吨棒状硅产能投资约8-1亿元;另外,产能建设周期长,大概需要12-18个月,投产后爬坡大概需要3-6个月。作为制造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料,目前几乎没有成熟的替代品。因此,在主要的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是最难扩大生产的,也更容易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2.公司的行业地位及其变化分析。

公司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都处于行业前列。

公司目前多晶硅产能为10.5万吨/年。硅业分公司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81.1万吨,公司同期多晶硅产量为13.38万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6.50%,规模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关于公司的成本和质量,请参考本报告第三节的管理层讨论和分析。1.运营讨论与分析。2.专业化专注于主业,从成本和质量上提高现有产品的性价比。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单晶硅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单晶技术的性价比逐渐凸显,逐渐成为行业内的主流技术路线。

随着P型电池接近理论极限转换效率,具有更高理论极限转换效率的N型电池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2022年,N型电池,尤其是TOPCON和异质结电池发展迅速。在硅片、电池、模组从P变N的过程中,下游采购不仅关注多晶硅的性价比,也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国的半导体级硅材料

公司引进并自主优化的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技术、高沸点回收转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原料成本;引进并自主优化的减少尾气回收的H2净化技术,使公司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还原炉启动技术大大缩短了启动时间,提高了还原炉的在线率,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自主研发的多晶硅还原炉参数配方及控制技术,三氯氢硅除硼除磷技术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生产装置余热回收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品能耗;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生产废气先进回收技术和公司联合研发的硅渣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废气和废渣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破碎筛分技术和自动包装技术,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对核心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多晶硅装置综合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单位多晶硅综合能耗的进一步降低。多晶硅材料消耗控制技术实现了可回收氯硅烷等材料的近零排放。降低多晶硅材料中金属和非金属杂质含量的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影响多晶硅质量的杂质含量,如金属杂质含量、非金属碳含量、施主和受主杂质含量之和。稳定多晶硅中金属杂质的均匀性,解决工艺引入不均匀金属杂质的问题。

2.R&D在报告所述期间取得的成就

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获得新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申请专利325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244项,海外专利2项。共获得专利259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27项,海外专利2项。

3.R&D投资表

R&D投资总额与上年相比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2022年,R&D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94.53%,主要原因是公司在2022年中期持续增加R&D投资,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4.研究项目

5.R&D人事

6.其他解释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长期以来专注于高纯多晶硅产品的研发。经过十年的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和联合研发,积累了覆盖多晶硅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术。公司引进并自主优化的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技术、高沸点回收转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原料成本;引进并自主优化的蒸馏耦合技术和减少尾气回收的H2净化技术,使公司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还原炉启动技术大大缩短了启动时间,提高了还原炉的在线率,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自主研发的多晶硅还原炉参数配方及控制技术,三氯氢硅除硼除磷技术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晶硅生产装置余热回收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品能耗;wa的先进回收技术

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单晶硅片所用材料的比例逐渐增加。目前单晶硅片产量达到99%以上,实现了N型高纯硅材料的批量供应,得到了多家主流下游企业的验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申请专利325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244项,海外专利2项。共获得专利259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27项,海外专利2项。此外,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光伏硅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信部等部门认定的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符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企业,工信部首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公司在加强自身R&D实力的同时,重视与技术咨询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借助外部R&D机构的力量,努力提升公司整体技术水平,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与相关领域R&D实力较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如石河子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在多晶硅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公司拥有国家发改委认可的“光伏硅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可作为公司与合作R&D单位的纽带,有利于公司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提高技术开发和竞争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成本优势

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工业硅粉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和折旧构成。公司通过不断改进多晶硅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原材料单耗,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目前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电、水、硅粉等能源单耗远优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行业平均水平。低功耗和低原材料消耗使公司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此外,光伏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由于多晶硅生产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尤其是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化生产可以有效摊薄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更容易实现能源集约利用,也有利于增加原材料采购、能源采购、物流服务采购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采购价格,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三期B多晶硅项目于2021年12月建成投产,2022年1月达产。公司高纯多晶硅总产能达到10.5万吨/年。此外,公司位于内蒙古包头的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一期于2022年投产,预计2023年二季度投产,届时公司高纯多晶硅材料总产能将达到20.5万吨。公司在新疆和内蒙古建立的两个生产基地均位于硅产业基地,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显著。

(3)质量优势

公司产品质量长期保持稳定,得到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采用优化改进的西门子闭环工艺,并引进一些先进的多晶硅产品

(4)管理团队的优势

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历史较短。公司管理团队深耕行业多年,经历了国内及全球光伏行业的爆发增长期、产能过剩和需求萎缩带来大量产能出清的低谷期、政策扶持和调控下的国内光伏行业平稳发展期、廉价上网的行业拐点期。他们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公司的技术方向和业务发展策略。公司技术骨干队伍多年保持稳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为公司产品升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报告期内严重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第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2)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所处的光伏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成本降低快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公司提前关注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多晶硅是晶体硅光伏电池的主要原料,晶体硅光伏电池下游的技术进步可能导致下游对多晶硅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公司必须继续投入大量R&D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工艺开发和改进以及新产品开发。如果公司未能对前瞻性技术进行布局,不能保持持续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就可能存在技术落后的风险,导致公司市场竞争力减弱,甚至有被淘汰的风险。

(4)操作风险

1.客户和供应商高度集中的风险。

(1)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

公司下游硅片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1-12月,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29.94%,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3.63%,客户集中度较高。

如果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主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或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未能及时培育新客户,将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供应商高度集中的风险

公司位于新疆,就近采购工业硅粉等原材料和电力、蒸汽等能源,导致供应商高度集中。对于主要原料工业硅粉,公司主要从新疆本地供应商新疆索科斯新材料有限公司采购;公司向天府能源(600509)购买生产所需的电力、蒸汽等能源。2022年1-12月,公司对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量占原材料采购总量的88.97%。2022年1-12月,公司对天府能源的采购量占能源采购总量的98.84%。如果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不能满足公司的采购需求,或者公司与他们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可能在短期内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可能被迫向国外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导致采购价格或运输成本增加,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2.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2022年1-12月,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54.19%,主要为工业硅粉。2021年9月以来,受能源消费和供求关系变化的双重控制,工业硅粉市场价格大幅上涨。2022年1月中旬,工业硅粉的市场价格已经下降。工业硅粉的价格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单位成本,工业硅粉价格的向上波动将导致公司成本的增加

2022年1-12月,公司生产成本中电费占营业成本的比例为23.78%,较高。电价波动对公司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影响较大。虽然公司与电力供应商签订了保证电力供应的协议,并约定了较长时期的电价,但由于煤炭价格的波动,公司电价存在上调风险,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如果政府在经济调控过程中采取能耗、用电控制等措施,公司存在能源供应短缺的风险,将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多晶硅市场价格的波动,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波动较大。如果未来行业供求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多晶硅市场价格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有下降风险。同时,主要原材料(工业硅粉)和能源(电力)价格的向上波动也将对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3、安全生产的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包括一些易燃、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工艺、安全管理措施等要求较高。未来,若公司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或危险物料、设备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危险物质泄漏等事故,公司将面临财产损失、生产线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等风险,并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金融风险

技术路线变更导致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风险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910,697.02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48.94%,在建工程742,066.39万元,主要为内蒙古包头10万吨高纯多晶硅建设项目。上述固定资产因毁损、技术升级及下游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而存在资产减值风险。

公司目前采用的多晶硅生产工艺是比较先进的改良西门子法。如果光伏行业或多晶硅生产的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出现其他更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会导致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风险。

行业风险

公司的高纯多晶硅产品主要用于光伏行业。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光伏产业在过去的十年里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或接近平价上网,但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调整仍对光伏产业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光伏产业技术的逐步成熟、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总体呈现弱化趋势。未来,若光伏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宏观环境风险

税收政策风险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科院发[2008]172号)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有关规定,认定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根据财税[2011]58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2号公告第《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号,大全能源主营业务属于《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范围的,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若公司未来未能持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且大全能源主营业务不再属于《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范围,或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应缴纳的所得税将大幅增加,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开曼大全于2010年10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和开曼大泉需要分别遵守两地的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部门的上市监管要求。中美两国在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理念上存在差异。由于公司与开曼大泉适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受到不同的监管要求,在具体会计处理、财务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规则的成熟度不同,投资者的构成和投资理念也不同。如果控股股东开曼大泉的股价在纽交所出现波动,也可能导致公司股价的波动。

2.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实施中的风险。

公司现有业务主要是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公司募投项目之一“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拟新增半导体级多晶硅产能1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的纯度高于公司目前的产品,生产技术难度更大。应用领域和目标客户与公司现有产品不同。该公司从未从事过半导体级多晶硅的生产。若因生产或技术经验不足导致募投项目无法实施或延期,或产品质量和产能释放达不到预期,或客户开发达不到预期,均可能影响募投项目的预期收益。

3.该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列入实体名单。

2021年6月23日,美国商务部BureauofIndustryandSecurity将该公司列为实体,理由是“涉嫌侵犯人权,参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民族成员的镇压、大规模任意拘留、强迫劳动和监控”。

公司与聘用的少数民族员工签订公司标准聘用合同,对公司聘用的汉族员工适用统一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强迫劳动”。

自公司成立以来,从未在美国开展过任何生产经营业务;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多晶硅生产相关技术是公司引进、吸收、自主创新形成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中没有《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所管辖的项目,生产经营所需的软件和设备基本可以替代。被纳入实体名单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但不排除由于地缘政治矛盾升级,公司等国内光伏企业受到美国等国家、地区或境外机构的进一步限制或制裁,使得国内光伏行业面临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提醒投资者特别注意相关风险。

动词(verb的缩写)报告期内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4,030.64万元,同比增长18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2,087.13万元,同比增长234.0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14,875.80万元,同比增长2355.55%。

2022年以来,光伏市场整体持续增长,下游需求旺盛,高纯硅市场紧张,使得销售单价一路大幅上涨,价格仍处于高位。公司的成本

2021年,全球光伏产业大规模进入平价时代。2022年,全球光伏市场快速发展,中国、欧洲、拉美市场大幅增长,吸引众多企业跨界进入光伏行业。2022年,全球装机容量从2021年的175GW上升至约268GW,增长约53%。鉴于新增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长,全球多晶硅产能无法在短时间内释放,导致实际需求无法完全满足,导致2022年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上涨。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到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年产能约为132.2万吨,产量约为94.7万吨。其中,中国多晶硅产量为82.7万吨,占全球总量的87.33%,国内净进口量约为8.5万吨,合计90.7万吨,而去年中国总需求约为103.3万吨。可见,硅料环节仍然是整个产业链中供需最紧张的环节。尤其是在下游硅片产能扩张的背景下,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2023年,随着国内一批硅项目陆续投产,产能还会增加。但据相关行业统计,下游产能扩张较快。从整个产业链的产能匹配来看,2023年硅材料的供需关系将保持紧平衡。

此外,2023年光伏电池技术将进入升级迭代的关键时期。基于N型硅片的新一代电池技术,如Topcon电池和异质结电池,一般认为将在2023年做好大规模产业化的准备,并将开始取代现有的PERC电池。新一代N型高效电池对多晶硅的质量要求更高。多晶硅厂商能否响应市场需求,逐步提供高质量的N型硅材料,是能否不断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走规模化、专业化、差异化路线,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为纽带,以成本、质量、产能为出发点,专注于高纯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原材料工业硅的纵向整合和半导体硅、硅的横向整合,短期内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提升现有多晶硅产品的性价比;长期整合技术和团队的经验和技能,持续快速地开发出高质量、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3)商业计划

(1)产品技术规划

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继续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公司将继续在R&D围绕N型单晶硅片材料和半导体级多晶硅进行投资,以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满足N型单晶电池和半导体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转型:一是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多晶硅内在质量;二是改进碎封装方式,提高多晶硅的外观质量。

(2)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发展规划,公司将继续通过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将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培训,储备人才,使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成为集经营、管理、技术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提升公司基层班组长能力的培训,全面提升公司基础管理水平。公司将基于领先的薪酬政策,确保公司的薪酬政策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不断

为满足下游硅片客户未来5-10年的需求,公司采用深度战略合作、就近发展的模式,建立稳定的硅粉、方硅芯、封装等原辅材料供应渠道,构建公司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公司与和盛硅业(603260)、新疆索科斯等知名硅粉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保证了公司获得质量稳定、供应有保障的原材料。同时,公司与多家企业正在推进联合降本计划,通过优化技术标准、改变采购模式、就近设厂、本地化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使公司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4)市场发展规划

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后续公司的销售重点将转向行业领先的重点硅片客户和半导体硅片产品客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N型单晶硅片客户效率更高。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N型单晶硅片将成为市场主流,公司已开始量产,未来将继续推动N型单晶硅片材料客户的发展;二是大尺寸单晶硅片的客户;第三,半导体级多晶硅客户。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半导体的投入,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为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