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2022年核心能源科技董事会运作回顾

2023年03月16日 10:03 来源于:共富财经
(原标题:芯能科技2022年度董事会运营回顾)芯能科技(603105)2022年度董事会经营意见如下:一、经营状况的讨论与分析2

(原标题:芯能科技2022年度董事会运营回顾)

芯能科技(603105)2022年度董事会经营意见如下:

一、经营状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公司坚定实施“聚焦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紧跟产品技术发展,围绕主业拓展分布式新应用领域”的业务发展战略,以发电业务为核心,依托分布式光伏电站屋顶资源所有者,布局“充储电”新应用领域。分布式电站业务方面,继续扩大高毛利率的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规模,增加发电业务收入和收益,不断提高公司经营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在拓展分布式新应用领域方面,以分布式客户为基础,结合充电桩、储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的应用场景,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稳步推进工商储能运营业务,不断拓宽分布式新商业模式。同时,依托分布式业务储备技术,加快家用存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渠道,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作为以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服务商,公司以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为己任,未来将继续扩大自持分布式电站规模,为企业持续输送绿色电力,助力国家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87.6万元,同比增长46.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53.19万元,同比增长74.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730.09万元,同比增长101.5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并网容量约726MW,较报告期初并网容量增加约121MW。此外,在建、待建、待签约的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约172MW,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继续向GW级迈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2022年整体运营

1.光伏发电业务实现量价利润齐升,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和毛利大幅增长。本期光伏发电业务收入52,871.27万元,同比增长29.72%。光伏发电业务毛利34,653.79万元,同比增长41.19%。毛利率达到65.54%,比去年同期提高5.32个百分点。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和毛利的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

(1)大型行业电价同比上调,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和利润进一步增加。

公司自持电站的消纳方式为“自用,余电上网”。在与用电业主结算自用电费时,结算价格以业主大工业实时电价为基础,给予业主一定的电价优惠,因此光伏发电的电力收入紧跟大工业电价,同步变化。在“分时电价”和“电力市场化”政策的推动下,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大部分省份相继上调了大行业电价,尤其是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得益于公司坚定实施“以自持分布式电站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公司自持电站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业务量实现稳步增长。本期自持电站实现光伏发电约67531万千瓦时,较上年同期的56548万千瓦时增加10983万千瓦时。光伏发电业务收入与发电量同步增长。

2.加快光伏发电业务全国布局,进一步提高省外装机比重。

在全国各省大规模工业用电涨价的背景下,“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光伏电站的投资经济性进一步凸显。公司凭借前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品牌口碑,为光伏发电业务的全国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加快了光伏发电业务在省外的拓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装机容量看,截至报告期末,省外累计装机容量约95MW,占总装机容量的13.02%,比上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从年内新增装机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省外新增装机约39MW,占新增装机的32.23%;从储量装机容量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省外装机容量约为58MW,占装机容量的33.72%。从总量、增量、储量及其占比来看,省外装机较上年有明显提升。公司通过自身优势,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了自持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跨地区、跨省协调增长。随着备用电站项目的不断建设和并网,增长趋势将持续,省外装机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3.光伏组件对外销售规模扩大,产能利用率提高,产品毛利率恢复。

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推动了海外对光伏组件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在优先满足自持电站组件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市场情况扩大光伏组件对外销售规模,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光伏组件每瓦盈利能力,产品毛利由负转正。本期光伏组件销售收入8380.6万元,同比增长472.26%。

4.EPC1业务收入增长,充电桩业务稳步推进。

EPC业务方面,在“整县推进”的大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与央企、国企的优势互补。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承接中央和国有企业EPC项目,实现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服务业务(开发EPC运维)收入2,899.44万元,同比增长194.56%,毛利率19.90%,毛利较去年同比增长520.39万元。充电桩业务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公司按照“收益优先、稳步推进”的原则,围绕现有分布式客户资源铺设充电桩。报告期内,充电桩业务实现收入433.8万元,同比增长66.51%。虽然目前EPC和充电桩业务整体收入和利润规模较小,但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EPC和充电桩业务。

5.现金流良好,自持电站为多元化业务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截至报告期末,总安装量

公司坚持盈利质量发展路线,高毛利发电业务收入增长带动净利润和净利率大幅增长。在增加家用存储产品R&D投资的同时,整体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增长29.72%,净利润增长74.10%,净利率29.47%,比上年提高4.76个百分点。期内费用率为22.51%,比上年下降9.32个百分点,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

财务费用方面,公司财务费用主要来源于电站项目的贷款利息。随着LPR和商业贷款利率的下行,存量和增量贷款利率通过低息置换同步降低。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财务成本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了高效的财务成本管理;管理费用方面,在光伏发电的业务架构下,加强了内部成本控制,费用支出有针对性。本期管理费用减少,费用主要由电站相关人员工资和财产保险费用构成。未来随着自持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边际效益将进一步提升;在R&D费用方面,公司在深圳成立了储能产品R&D中心,扩充了R&D团队,加大了储能逆变器等产品的R&D投入,加快了产品R&D的进度,增强了技术创新的实力。这一时期的R&D费用有所增加。

1 EPC:工程采购施工是指根据合同约定,由业主委托的公司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进行承包的全过程或几个阶段。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

(一)行业总体情况

1.在“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了能源转型的历史发展机遇。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国家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主的非化石能源,逐步用非化石能源电力替代传统煤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在这种趋势下,光伏发电作为对原有能源消费的增量补充,将成为能源和电力消费增量的主体之一,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十年来,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8%上升到17.5%,增幅约为9.5%,其中光伏发电从无到有,对其增量的贡献接近4%。但对比现有能源的静态比例,化石能源目前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非化石能源在2025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20%和25%的目标任重道远,加快能源转型势在必行。作为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之一,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大比例增长,东中部等高用电量、高购电的经济发达地区将是未来分布式光伏规模的重要增长区域。随着未来全国用电量的持续增长,203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仅为下限,预计行业内部需求将远远超过该数值。在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建设。光伏和储能承担主要任务。

新电力系统的建设将推动新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化石能源将为新能源作为调节电源提供助力,形成以新能源满足新能源需求为主,逐步替代现有化石能源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新能源中,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受资源、场地、安全等制约,建设逐渐放缓。光伏和风电以安全可靠、建设资源丰富、建设周期短、相关产业链和技术完整成熟等诸多优势,承担着新能源规模增长的主要任务。未来,随着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不断增加,全国用电需求呈刚性增长,发电侧出力不稳定和用电侧峰谷差将对电力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建设清洁、高效、安全、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迫切需要相关监管资源作为支持和帮助。推广新能源储能将是平抑新能源产量波动的有效解决方案,也是完善消费体系的关键。目前,由于储能系统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升级,储能的系统成本会逐渐降低。结合分时电价政策的出台,拉大峰谷电价差,提高储能投资回报率。逐渐具备的大规模商用条件将为新能源储能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

3.光伏组件价格高,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成为装机增量主力。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装机新增87.41GW,装机量再创新高。其中,工商分布式光伏装机高达26.9GW,占新增装机的31%,成为装机增长的主力军。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材料产能不足,下游需求持续扩大,造成阶段性供需失衡。在光伏组件价格高的背景下,集中式光伏受限于支架、土地、接入设备等高成本,项目投资回报率低,对光伏组件价格波动敏感。很多投资者持观望态度,装机量不及预期。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因其较高的千瓦时收益、较低的电站系统投资成本、较高的收益率和对光伏组件价格波动的较高容忍度,以及以浙江、江苏为首的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众多优质企业的吸能能力强、屋顶资源分布广、发展空间巨大而受到投资者青睐。从长远来看,光伏行业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多元化来推动行业的发展。硅材料方面,随着棒状硅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颗粒硅生产技术的创造性突破,颗粒硅的综合能源利用率和掺杂比例逐年提高,吨硅能耗和能耗持续下降;在硅片制造方面,大尺寸硅片技术和硅片切片技术大大降低了每瓦硅片的生产成本;组件方面,随着拓普康产能的逐步释放,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将得到提升,同时HJT的大规模应用将进一步降低组件的每瓦成本,对应的是设备和材料价格的逐步下降;在材料应用方面,钙钛矿由于自身的特性可以是单结、多结、柔性的,而且制备成本低,效率提升空间大,为I注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2021年下半年,全国大部分省份陆续出台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峰谷电价和峰谷时间。其中,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率先进行了多次调整,峰谷电价差大幅扩大,峰谷时段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大行业平均电价有所上涨。与此同时,各地“能耗双控”政策频出,通过停产限电控制部分企业,实现能源“双控”年度目标。在此背景下,从供给侧到消费侧可以实现零碳排放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对于电厂投资者来说,大行业平均电价的提高,意味着“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综合电量收入会相应增加,存量和

2LCOE: LeveizedCostofEnergy到项目生命周期内先将成本和发电量拉平得到的发电成本,即生命周期内成本/发电量的现值。

新的分布式电站项目的产量将会增加;其次,对于业主来说,使用光伏发电不仅可以降低用电成本,而且由于使用的光伏电力不计入总能耗考核,可以缓解限电压力,可谓一举两得。出于降本增效的目的,业主安装光伏电站的意愿大大增强;最后,对于分布式光伏产业而言,在“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下,减碳控能意识深入人心,“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屋顶资源开发效率明显提升。

5.峰谷价差拉大,电池价格下跌将加速工商业储能商业化。

目前工商业储能主要以“谷充峰放”的形式,通过套利峰谷差价从用户获得收益。虽然国内各省主要工业用电的峰谷价差在逐渐拉大,但是锂电池的价格却一直在暴涨,高昂的投资成本使得这种模式的良品率依然不佳。为了使工业和商业储能成熟商业化,必须提高价格和降低成本。涨价方面,在目前电池价格基础上,需要继续拉大工业用电峰谷差价,以提高用电收益;在降成本方面,近两年电池价格的持续上涨是压低工商业储能效益的根本原因,但这也意味着通过产能释放和技术手段降低电池成本将是推动工商业储能商业化的根本途径。随着电池产业链的逐步完成,产业化体系的形成将使上游产能和下游需求更加平衡,电池价格近期有所回落。未来,随着技术进步驱动的电池循环次数和充放电效率的提高,钠离子、液流电池、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将继续从多个维度降低LCOS3。届时,伴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工商业储能装机容量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6.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全县的推广,EPC和运维服务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整县推进”政策旨在鼓励分布式光伏的建设和并网。通过开发学校、医院、写字楼等闲置低效的分布式屋顶资源,提高分布式光伏的普及率和屋顶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减碳减排。在“全县推广”的大背景下,更多的企业涌入分布式光伏,客观上加剧了屋顶资源的竞争,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闲置屋顶资源的进一步释放,为行业内企业创造了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一方面,分布式光伏是利用闲置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非标产品,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定制高度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很多参与者对分布式光伏不熟悉,缺乏实施经验和技术优势,无法兼顾设计、采购、安装施工、并网等诸多环节。他们需要与专业度高、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工程承包商合作。在这种形势下,分布式光伏市场涌现出的企业,包括系统集成商和EPC企业,将迎来新的机遇,EPC业务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另一方面,落地电站项目分散,极其零散,难以独立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运维体系。很多参与者由于缺乏运维团队和运维经验,需要与能够提供高质量运维服务的企业合作。

3LCOS:储能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就是杠杆化的储能成本(LCOS)。LCOS可以概括为一种储能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除以其累计输送的电能或电功率,反映的是净现值为零时的内部平均电价,即投资的盈利点。分级储能成本(LCOS)量化了特定储能技术和应用场景下单位放电的贴现成本,并考虑了所有影响放电寿命成本的技术和经济参数。LCOS可以与分级电力成本(LCOE)进行比较,是比较储能技术成本的合适工具。

深耕运维服务多年、享有良好声誉、拥有专业运维团队和经验技术、拥有成熟完整的运维体系、能够提供高效、智能、数据化运维服务的企业,其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运维业务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7.中国碳市场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光伏发电的潜在收益可期。

目前,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有两种交易产品,即碳排放配额(CEA)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东航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重点排放单位分配的碳排放,CCER的交易对象主要是实施减少温室气体项目获得的减排证书,主要涉及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企业。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601200)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碳排放配额(CEA)是首个碳排放权交易产品。自上线以来,东航累计交易量接近3亿吨,交易金额超过100亿元。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碳交易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市场的活力仍有待激发。2022年,EUS(欧洲碳排放配额期货)交易价格逐步逼近100欧元/吨,ETS(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年成交额达到7514.59亿欧元。如此巨大的成交量也为国内碳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空间。未来,随着我国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碳排放核算标准的逐步明确,交易机制和产品将更加完善。同时,东航交易量有望加速CCER上市交易,碳市场将逐步渗透到高排放、高清洁的各个行业和企业。全国碳排放总量在逐步收紧,碳交易价格上涨也将是长期趋势。作为清洁能源的典型代表,光伏电站将成为CCER重要的绿色“生产线”。光伏发电企业可以通过CCER网上交易、CCER质押等形式获得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额外收益,享受融资便利,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激发投资热情,促进光伏发电规模不断扩大。这说明光伏发电的潜在收入空间很大。

(二)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属于光伏行业,行业板块为分布式光伏领域,公司专注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不同于“全上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分散闲置的屋顶资源建设电站,实现光能与电能的转换。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产生的电可以就地吸收。既能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发电收入,又能满足屋顶资源业主的部分用电需求,降低其用电成本,实现公司与屋顶资源业主的互利共赢。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企业愿景中“让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以分布式太阳能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综合清洁能源服务。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深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细分领域,立志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宏伟目标的先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的清洁能源服务商,凭借优质的服务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分布式光伏细分领域快速积累了众多案例和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先后为近千家企业提供绿色环保方案。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和分布式光伏总规模

公司是以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服务商。其主营业务包括分布式光伏电站(自持型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及服务(EPC运维开发)、光伏产品生产销售、充电桩投资运营,其中以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为主。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业务主要是对分布式光伏电站进行自持和运营,通过出售电站发出的电力获得稳定的发电收入。公司按照“自发自用,富余电量上网”的原则,以业主需求为导向,与屋顶资源业主签订能源管理合同。电站建成投产后,所发电力将优先提供给屋顶资源所有者,给予屋顶资源所有者一定的电价优惠或支付屋顶资源所有者一定的租赁费。如果电站发的电被屋顶资源的业主使用,还有剩余的电,剩余的电会全部并网。其中,根据设计、施工和安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BAPV(在现有建筑上安装光伏组件)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两种形式。以上两种形式都是利用屋顶资源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在公司的自持电站中,BAPV的数量和装机容量均高于BIPV。2017年以来,公司已建成并网装机容量超过40MW的BIPV项目,具有成熟的BIPV方案实施经验。

根据应用场景,分布式光伏电站可细分为工商业屋顶光伏、渔光互补光伏、农光互补光伏、林光互补光伏、户用光伏和其他类型的光伏电站。按消纳方式可分为“全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两种模式豫光、农光、广林、户用分布式电站本地消纳能力有限,“自发自用”电量占比相对较低,几乎相当于“全上网”分布式电站。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均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其中

模式电费收入=屋顶资源业主自用电大工业电价打折剩余电量上网电量脱硫煤标杆电价。“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盈利能力强,收入和利润弹性大。

由于“自用”部分的结算价格是按照大工业电价与屋顶资源所有者(用电者)进行结算,具有与大工业电价同步变化的特点,综合电力收入远高于“全并网”电站,投资回报更为可观。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市场具有很强的收入和利润弹性。

2.资源质量要求高,开发难度大。

在筛选顶板资源时,需要对顶板条件、顶板承重等有要求。以及屋顶资源所有者的用电量、信用状况和运营状况,以确保较高的自用率和电费的稳定收取。屋顶资源开发难度更大,实现电站规模快速扩张比“全上网”更难。

3.客户粘性强,可以深度挖掘资源价值。

光伏电站依托屋顶资源业主的工商业屋顶建设,电站需要根据业主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设计。发电站建成后,“

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服务业务主要包括以下三项业务:一是EPC业务,由电站投资方负责提供屋顶资源和所需资金,公司根据投资方需求提供EPC服务实现收益。EPC总承包范围可涵盖屋顶布置、电站设计、施工安装、自产组件供应、备品备件采购、试运行、并网支持等环节,以高速度、高质量完成项目实施并交付电站。随着“全县推广”项目的逐步实施,业务收入有望进一步增加;二是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和服务业务,与EPC业务不同的是,屋顶资源由公司开发,通过项目实施交付给电站,以“组件服务”的形式实现收入。在每年屋顶资源开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公司获得的优质屋顶资源优先用于自持电站建设。在满足自持电站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如有富余产能,合理发展此项业务;第三,电站运维业务。公司通过多年的电站运维积累,拥有成熟的运维体系和丰富的运维经验,能够为电站持有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运维服务,实现运维收入。随着“全县推广”项目的逐步落地,项目分布更加分散、碎片化,电站持有者的运维需求被放大。公司在运维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可以与电站持有者形成优势互补。预计业务收入有望增加。

(3)光伏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光伏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是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组件生产规模较小,定位是在优先满足电站业务对光伏组件需求的前提下,根据市场情况和订单生产销售光伏组件。

(四)充电桩的投资和运营

公司充电桩投资运营业务主要依托现有分布式光伏屋顶资源业主,在业主工业园区和网点投资、铺设、持有和运营DC快充充电桩。充电桩为企业对外运营的车辆和员工提供充电服务,按照电网购电价格向电动汽车车主收取相应的充电用电和服务费。

公司在投资充电桩时,按照“收益第一,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对辐射半径内其他充电桩的流量监测和调查,测算平均有效充电小时数,优先在分布式客户所在园区铺设充电桩。与其他充电桩投资方相比,公司有以下两个突出优势:一是资源获取成本低。该公司已在分布式领域为近千家企业提供服务。优质的服务使公司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和信任,形成了强大的客户粘性。充电桩业务可以依托现有分布式客户资源进行拓展,有效降低资源获取成本;二是投资成本低。在充电桩建设过程中,公司可以利用分布式业务客户相关的电力设施冗余资源,降低充电桩投资成本,形成强大的成本优势。

根据测算,公司已稳定运营的充电桩日均有效充电时长可达2小时,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因此该业务投资回报率较高。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有效充电小时数有望持续增加,这将为充电桩业务带来更高的边际贡献,提升充电桩投资运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产业板块为分布式光伏领域,专注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组件光伏组件的R&D和生产方面,公司采取“产品技术跟上”的策略,采用最成熟可靠的技术路线。逆变器、电缆等其他元器件采购自华为、阳光电源(300274)、上上电缆等一线品牌,通过系统集成建设光伏电站。与技术竞争力相比,分布式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获取屋顶资源的能力。“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客户更看重实施者的案例体验,是否能根据屋顶条件安装尽可能多的光伏组件;电站建成后能否提供优质的运维服务。公司经过多年的业务积累,拥有丰富的实施经验和高效专业的运维团队,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口碑,能够与客户需求高度匹配,从而形成了公司强大的屋顶资源获取能力。公司的具体竞争优势如下:

(A)开发优质工业屋顶资源的强大能力以及由此获得的庞大客户群

屋顶资源的获取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行业发展初期,掌握屋顶资源的国内业主对分布式电站的发展模式还不熟悉,行业市场还在培育过程中。对于屋顶业主来说,电站开发后电价优惠的收益、屋顶建筑磨损、发电可靠性、电量计量准确性和电站安全性是他们决定是否开发建设屋顶分布式电站的主要关注点。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能耗双控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分布式光伏的市场认可度和屋顶资源业主的安装意愿。

公司在选择屋顶资源和用电量的业主时,优先考虑高用电量、高购电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国内外知名企业等优质企业。这些企业用电量大,经营稳定,信用好,持续时间长,自持电站发电量有较高比例被企业吸收,平均用电收益高,项目投资回报率高,也能保证后期电费稳定及时收取,坏账风险小。公司在获取屋顶资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组建团队,推广。

成立了专门的屋顶资源开发部,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通过一对一走访、专业上门讲座、已建成电站案例参观、业务推广活动等方式,向潜在的屋顶资源所有者提供分布式电站的业务普及和技术培训,从多角度、多方面打消屋顶资源所有者对在屋顶建设分布式电站的顾虑,最终通过屋顶分布式电站的发展,实现投资者、建设者和屋顶资源所有者的共赢。

2、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对于一些规划而未建的大型工业项目,由于其大规模的潜在屋顶资源,公司屋顶开发团队在项目立项阶段就开始介入并推动,甚至参与厂房设计,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提前介入工业项目开发,不仅有助于公司先于竞争对手及时锁定屋顶资源,也有助于确保目标屋顶满足和适应未来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各种设计和施工标准。

3、优质服务,赢得口碑

在屋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公司通过为众多屋顶资源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在此基础之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屋顶资源获取能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取屋顶资源超1200万,涉及工业企业951家,年发电能力最高可超12亿度,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继续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上述企业客户中不乏娃哈哈、中国巨石(600176)、桐昆股份(601233)、立讯精密(002475)、华孚时尚(002042)、敏实集团、联鑫集团、利欧股份(002131)、珀莱雅(603605)、雅戈尔(600177)、索菲亚(002572)、火星人(300894)、飞利浦、法国赛峰集团、晨丰科技(603685)、景兴纸业(002067)等海内外知名优质企业。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公司现拥有GW级以上的优质分布式客户资源,优质的服务使公司赢得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和信任,形成了较强的客户黏性和品牌效应,为后续电站规模再扩大、推进充电桩和工商业分布式储能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后期进一步拓宽分布式新应用场景,深度挖掘客户潜在价值提供了可能性。

(二)品牌及经验优势

分布式光伏电站根据屋顶资源业主屋顶屋面状况、变压器容量等参数进行电站设计、建设,具有个性化特点,属于非标产品,案例经验对建成优质电站至关重要,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品牌和经验壁垒。公司是目前国内较早从事分布式光伏开发的企业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芯能”品牌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具体如下:

1、相对于行业内其他企业,公司进入分布式光伏发电服务行业较早,在屋顶资源整合、电站材料供应、并网服务以及电站运维等领域均已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和技术实力,为以后新业务开拓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由于已成功实施了众多项目,公司在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方、地方电网、屋顶资源业主方面均享有较好的声誉,有较强的客户黏性,已经形成随客户业务发展向外地辐射的业务发展趋势,如敏实集团、中国巨石、华孚时尚、娃哈哈等案例;

3、自公司2014年开始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及服务业务以来,公司已对该行业和业务模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对行业的深入理解是公司未来能够抓住新业务机会的前提条件。

(三)优质的电站运维服务和突出的电站设计、并网支持能力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电站服务的对象是众多工商企业,各个电站分布零散,各地的气候、环境、情况各异,需要配置足够专业的运维人员和设备,提供优质的运维服务才能降低电站的故障率,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寿命,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电站运维部,组建了专业维护检修团队,开发了光伏电站、储能、充电桩三合一智能监测运维平台,现已具备了丰富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经验。公司目前投资运营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过通信装置接入公司智能监测运维平台,该平台具有以下几大优势:(1)全天候的实时智能化监测:对各个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监控,随时掌握各电站当日当月发电量、日照辐射强度等数据;(2)故障的及时发现、定位并排除:通过私有云端大数据智能处理分析,能够及时的检测出电站故障、逆变器故障、太阳能光伏组件故障及通信故障,并迅速定位进行排除;(3)大数据分析优化能力:能够记录历史运行数据,通过大数据对比分析,帮助运维人员优化运维方案,提高电站综合运行效率,同时也为后期电站项目的设计与建设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公司后续若大规模对外承接电站运维业务同样可接入此系统。此外,公司还使用多种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通过安装摄像头实现可视化监控,实时了解当地雨雪、台风情况,第一时间判断当地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及时制定处理方案;通过自动清洗机器人,按照设定频率参数或远程遥控操作对电站组件表面灰尘、积雪进行清洗,提高发电效率。

公司通过多年来的项目经验积累,具备突出的电站设计能力,可根据各类屋顶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能够处理柔性屋面,解决有关屋面防水性、连续性等疑难问题,进而保障项目实施后的电站质量和屋顶寿命,也可根据业主屋面情况灵活设计、实施BIPV光伏电站,有效提升屋顶资源利用率,节约建材成本,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公司拥有无边框双玻组件、微型逆变器等多类产品应用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优化方案,为后续新项目的实施提供案例参考。

公司的并网支持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司协助相关方将并网时间缩短;另一方面,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个性化程度高,技术方案复杂,受屋顶面积、地方标准、电站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并网服务仍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公司能够协助并网方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高效的解决上述并网难题,保证了电站及早发电,从而为电站投资者和屋顶资源业主创造更多效益。

(四)具有较为完整的分布式光伏产业链

公司自持电站投资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投资成本在业内具备明显优势,主要原因是公司拥有GW级以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实施经验,具备较为完整的分布式光伏产业链,能够迅速、高效、自主地完成屋顶资源获取、电站设计、施工监理、组件供应、电站备案并网等多个环节的作业,有效降低电站的投资成本,同时保证电站的建设质量和稳定运营。

当前自持电站投资的组件成本占比超过50%,公司拥有自建的光伏组件生产线,公司自持电站所用组件通过自产的方式,在严格把控组件质量、保证自持电站发电寿命和发电效率的基础上能够对成本进行较好的控制。目前,公司组件厂已获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以及SGS、TUV、CQC、IEC61215、IEC61730、“浙江制造”产品认证。

公司光伏产品生产销售业务将优先满足公司电站业务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为公司目前持续加大自持分布式电站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公司保证所供应产品的质量和稳定的供货周期,提升电站开发的效率和可控性。

(五)拥有拓展新业务所需的资源优势

公司通过稳定可靠的电站质量、优质的运维服务、良好的品牌口碑,已与各个屋顶资源业主形成了紧密、融洽、共赢的合作关系。经初步统计,公司拥有的近千家工商业客户大多为高耗能的大工业用电客户,年总用电量近100亿度,涉及的工商业厂房面积超1200万。客户巨大的用电需求和资源空间为公司工商业储能、充电桩、户储产品等多元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未来,公司将围绕这些黏性极强的工商业客户,提供“发电+充电+储电”的一体化服务,以拓宽分布式投资运营的新商业模式,实现工商业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

(六)人才及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具备逆变器研发能力的分布式光伏专业管理团队。在技术方面,该团队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曾深度参与头部光伏逆变器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产品围绕公司自持电站项目展开研究和试用,从而获取应用效果的真实反馈,通过项目与产品高度结合,助推光伏逆变器产品的迭代创新和效率提升。过硬的技术实力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也为公司的储能产品业务打下坚实基础;在管理经验方面,通过不断的项目积累,不断总结项目的执行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形成了公司自有的项目数据资源,进而能够在后续业务开展过程中加以合理推广。经过多年的摸索,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已逐步建立起涵盖研发、生产、财务、市场营销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营管理经验。

公司通过多年在光伏领域积累,在分布式电站开发、电站运维、光伏产品制造、分布式光伏新应用场景等领域均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13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12项,发明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另有软件著作权5项,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省级研发中心、嘉兴市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与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芯能科技科研工作站,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科研实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公司所在行业细分领域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领域,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主要利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闲置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并通过光伏发电为屋顶资源业主提清洁能源,相较于集中式光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具有个性化、规模小、分散布局、就近发电、就近使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适用各类细分场景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用电成本,也能实现降碳减排,是替代化石能源、发展清洁能源的主要方向之一。可有效解决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存在的远距离输送导致的电损、土地占用、弃光、弃电等问题。

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收益稳定、闲置资源利用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等优势,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分布式光伏的整县推进,行业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除原有光伏行业内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等主体外,吸引了其他众多投资主体纷纷进入,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在分布式光伏领域,行业竞争主要表现如下:

(1)屋顶资源的竞争

屋顶资源是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基础,也是分布式光伏得以应用的前提。分布式光伏电站对屋顶的荷载、构造、周边环境、电力配套设施、日照情况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且屋顶资源业主需用电量大、产权明晰、资信过关,优质的屋顶资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搜寻和筛选才能加以开发;由于屋顶资源业主对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抱有顾虑,部分业主存在抵触心理,其缺少提供屋顶资源以建设光伏电站的意愿;

对于缺少成功案例的竞争者,不具备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无法为屋顶资源业主提供有效项目借鉴,进而无法获取屋顶资源业主充分信任,光伏电站项目难以落地。在对屋顶资源高标准、严要求的背景下,未来在屋顶资源获取方面,业内竞争将愈加激烈。竞争者需拥有专业的屋顶资源开发团队,对屋顶资源实地场景的精细考察,对屋顶资源业主的充分背调,对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深入分析,同时需积累丰富的电站建设经验,具备大量的光伏电站成功案例供屋顶资原业主借鉴,以打消屋顶资原业主顾虑和获取充分信任,形成良好口碑和品牌效应,才能获取优质的屋顶资源,进而保证光伏电站的顺利建设、运营和获取收益。业内竞争者间也因以上条件,产生实力分化。

(2)配套能力的竞争

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领域内,一些资金实力强,但不具备电站建设相关的专业技术团队的竞争对手,他们往往以投资者身份进入,将屋顶资源整合开发、并网服务、材料供应、电站设计和施工等业务全部外包,致使多个实施环节无法有效管控,建设周期较长,电站建设成本较高,投资回报率较低,进而影响投资积极性,制约投资规模。对于具备电站开发、建设、材料供应、运营、服务一体化能力的竞争者,其可通过各环节的紧密协调和配合,凭借丰富的建设经验、稳定的材料供应、成熟的实施技术,强大的配套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并降低电站投资成本,最大化享受自持电站的投资收益,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持续推动光伏电站规模的扩大,业内竞争者间也因此产生规模分化。

(3)运维服务的竞争

由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具有分散布局的特点,对于碎片化的电站项目难以形成集中式管理,电站的后续运维不仅需要运维团队,还需要配套相应的监控措施,由于较高的运维成本和管理难度,竞争者往往忽视该部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导致运维质量的下滑,其不仅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和发电收入,也无法保障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供电稳定性,并逐渐失去屋顶资源业主的信任。未来随着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规模的持续扩大,电站运维质量影响着电站的发电效益和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拥有专业运维团队,配套先进监控设备,以技术和设备有效协同进行电站精细化管理的竞争者,其电站综合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将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不断突显,业内竞争者间也因此产生服务口碑的分化。

相较于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公司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具备较完整的分布式光伏产业链,拥有较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配套能力,提供优质的运维服务。通过众多分布式光伏项目运行的成功案例,塑造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屋顶资源获取能力。

2、行业趋势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及“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1,200GW目标”,目前主要规划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言及规划文件中明确指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以风光发电为首的非化石能源,大力提升光伏发电规模,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突出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是十四五规划期间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首要任务,并围绕“3060双碳目标”为2030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提出具体任务指标。以上发言及规划表明,未来实现“3060双碳目标”及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将以光伏和风电行业发展作为支撑,光伏发电将由辅助性能源逐渐蜕变为支柱性能源。未来光伏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在能源转型政策的扶持下,光伏发电消纳能力不断提升,电力存储相关配套设施逐步更新、完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将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的形式不断扩大,通过行业的高速发展提升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是长期发展趋势。

(2)随着国内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工商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未来东中部高耗电、高购电等经济发达地区将是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的重要增长区域,预计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规模1,200GW目标仅仅只是下限,产业的内在需求将远超这一数值。

(3)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加速建设,传统煤电的加以限制,企业碳排放成本将大幅提高,企业对低成本的光伏发电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势必激活大量工商业屋顶资源,将为分布式光伏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深耕光伏行业十余年,秉承“让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围绕“以太阳能分布式为核心,向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智慧的清洁能源综合服务”的使命,多年来专注于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深耕于太阳能分布式发电这一细分领域,立志成为“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的先行者、示范者、领跑者。

公司将按照“聚焦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紧跟产品技术发展,围绕主业拓展分布式新应用领域”的业务发展战略,继续增加优质自持电站规模,进一步巩固在分布式领域的行业地位,在立足主业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以分布式客户为基础,结合充电桩、储能、微网、虚拟电厂等技术的应用场景,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稳步推进工商业储能运营业务,不断拓宽分布式新商业模式。同时依托分布式业务储备的技术,加快户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渠道的搭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将紧紧围绕年度生产经营和发展计划,秉持稳健经营的原则,按照“聚焦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紧跟产品技术发展,围绕主业拓展分布式新应用领域”的业务发展战略,一方面全力推动在手电站项目按计划建设并网,同时向全国高耗电、高购电等经济发达地区稳步扩张,不断储备优质屋顶资源,进一步提高分布式光伏市场占有率,巩固在分布式领域的行业地位,保持发电业务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实现全年经营业绩稳步高质量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抓住市场机会,围绕不断扩大的分布式客户资源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加快推进公司储能业务,构建“工商业储能运营+户储产品研发与制造”双轮驱动的储能业务发展格局,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1、立足本省,辐射全国,加速光伏发电业务向省外布局

公司经过多年的业务积累,光伏发电业务已覆盖浙江省绝大部分地区,自持电站中约87%集中在浙江省。在公司业务发展初期,由于浙江省经济发达,工业用电需求大,光伏产业链完备,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较高,故浙江省为公司前期业务开拓的重点省份。在光伏补贴退坡直至完全取消补贴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已实现平价上网,对于项目的筛选和投资已无需考虑补贴,那些电价高、用电量大、光照条件好、优质企业多、符合公司投资收益要求的经济发达地区皆是公司的目标市场。近年来公司立足本省辐射全国,加速省外布局,已开拓江苏、广东、江西、安徽、湖北、天津等地的市场,并取得明显成效。公司将继续加快光伏发电业务向省外布局,不断扩大芯能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未来省外的自持电站装机及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

2、稳步推进工商业储能运营业务,加快户储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谋求新利润增长点

(1)工商业储能运营业务:随着光伏、风电装机规模及发电量的不断增加,推进新型储能以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是大势所趋。其中,工商业储能贴近于工商业用户侧进行谷充峰放,可实现分布式“虚拟电厂”功能,有效缓解电力系统压力,并获取相关峰谷价差收益及电网需求响应补贴,是一种多方受益的商业模式。但另一方面,当前储能系统成本相对较高,工商业储能业务的投资回报率仍然欠佳。公司前期已实施的多个“网荷光储充智能微网”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储备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实施经验,现已对外开展工商业用户侧分布式储能聚合业务,在做好充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将优先向分布式客户进行推广、应用、渗透,争取在本年度通过投资运营或是实施EPC的方式,促成一定规模的储能项目落地。未来,随着技术的革新、上下游产业链的成熟完善,储能系统成本将逐步降低,公司将视收益情况有序、灵活推进该业务,实现分布式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客户合作关系的再升级。

(2)户储产品研发与制造业务:随着国际争端的加剧,能源危机推动化石能源成本高涨,各国对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决心更加坚定,储能产品作为新能源不可或缺的配套产品,近年来海外对户用离网、离并网和便携式储能等产品需求急剧放大,全球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前期已进行大量市场调研并对户储产品的开发进行了技术储备,并围绕既有的逆变器研发团队设立户储产品研发中心,目前总共规划三类产品。一是离网储能逆变器,主要面向海外电网不发达地区,如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现已完成研发设计、产品定型和海外产品认证,具备对外销售资质,已向海外市场小规模投放以测试市场反馈;二是便携式移动电源,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及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现已完成外观优化和产品升级,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后续将继续开发不同功率产品,以实现全功率段覆盖来满足户外用电不同需求;三是并离网储能逆变器,主要面向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高电价地区,目前处于产品测试、调试阶段,预计2023年末取得欧盟认证证书,2024年实现批量生产。公司将在持续优化、打磨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完善供应链,加快搭建销售渠道,力争2023年取得一定销售成绩。

3、以收益优先为原则,稳步推进EPC、DBT及充电桩业务

受硅料产能释放影响,光伏产品供应链价格有较大降幅空间,国内光伏装机需求有望迎来较大增长,EPC市场空间潜力较大。在保证项目内部收益率及资金回款速度的前提下,公司将积极承接EPC项目。在开展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业务时,一些与业务策略不匹配的电站项目,公司将考虑以整体转让的方式对外出售(DBT4),通过DBT充分发挥自身屋顶资源开发能力的优势,提高屋顶资源利用效率,为公司增收创利;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充电需求与充电桩设施存在较突出的供需矛盾,车桩比仍有待提升。公司将依托现有分布式客户资源,在保证充电桩有效充电小时数及投资回报率的基础上,稳步增加充电桩规模和数量。

高毛利率、抗风险能力强的自持电站业务是公司营收、利润的主要增长点,也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盘,公司将继续做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进一步巩固该细分领域的品牌和经验优势,夯实业绩“安全垫”。另一方面,积极承接EPC项目和开拓DBT业务,围绕不断扩大的分布式客户资源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稳步推进工商业储能运营业务,不断拓宽分布式新商业模式。同时依托分布式业务储备的技术,加快户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渠道的搭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未来整体将保持稳健经营、稳中有进的发展节奏,力争实现收利双增的发展态势。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开

拓风险   公司位于浙江嘉兴海宁,浙江嘉兴是全国分布式光伏的示范区,且浙江省本身工业用电需求大、基础好,分布式光伏发展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公司经过多年的业务积累,具备了较强的经验、技术优势,并通过成功实施的众多项目,以优质的服务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较强的客户粘性,公司分布式光伏业务已拓展到浙江省的绝大部分地区,也开拓了江苏、江西、安徽、天津、广东等地的市场,并积极推进业务向全国范围发展。但在“碳达峰、碳中和”及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的背景下,公司在未来业务拓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各地区可能相异的地方产业政策,如果缺乏当地营销网络资源或受到到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市场拓展的难度将增加,公司存在一定的市场开拓风险。   虽然存在一定的市场开拓风险,但“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耗双控政策的出台,让闲置的屋顶资源进一步释放,同时随着各个省份大工业用电价格的陆续上调,公司“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进一步提高,满足投资条件的屋顶资源更多,许多电价上涨前未达公司投资收益目标而被舍弃的屋顶资源,随着投资回报率的提高,具备“重拾”起来再投资的可能。公司自持“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市场空间仍无比巨大。   公司将充分发挥在分布式领域深耕多年所形成的品牌、经验和技术优势,利用成熟的分布式电站项目实施经验和优质的运维能力和服务等,在保证自持电站投资收益的前提下给客户提供尽可能好的项目体验感和满意度。   2、屋顶租赁稳定性风险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将持续扩大自持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公司通过提供电价折扣或者支付固定租金的方式租用屋顶资源业主的闲置屋顶来投资建设自持电站。由于屋顶租赁通常租赁年限较长,一般20年左右,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企业经营不善、建筑物征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等致使屋顶不能继续存续的情况,因此,可能使公司持有的分布式电站资产面临一定的屋顶租赁稳定性风险。虽然存在一定的屋顶租赁稳定性风险,但公司现有自持电站的屋顶资源业主普遍都是经营风险低、信用风险低、用电量大、经营稳定的优质上市公司和海内外知名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也已根据政府城建规划等评估了后续企业被政府征拆的风险,同时已为电站资产购买了保险,再加上分布式电站小而分散的业务特点,公司出现屋顶租赁稳定性风险导致公司整体业绩遭受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公司会继续通过选择经营稳定的优质企业合作、合同约定违约责任、选择法律上安全性高的建筑物、分散布局屋顶自持电站、为自持电站投保等一系列措施来规避或者降低屋顶租赁稳定性风险。   3、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公司自持“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电站所发电量的平均度电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发自用部分的由屋顶资源业主支付的电费,二是余电上网的由电网收购支付的电费。公司需要每月定时与企业、电网进行电费结算并收取,随着自持电站规模的持续扩大,发电收入和应收账款规模将增加,可能存在客户违约或内部控制未能有效执行等情形,公司存在一定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虽然存在一定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但多年来公司以行业领先的优质运维服务,赢得了屋顶资源业主的充分认可和信任,已形成了融洽、紧密、共赢的合作关系,从过往历史经验来看,基本不存在电费收取   4DBT:DBT模式(Develop-Build-Transfer)指“项目开发—设计建设—移交”,一种由开发商作为项目早期投资者(通过成立项目公司作为其附属公司)并承担项目开发、建设的开发模式。DBT开发商最终将项目公司的股权转让及售予投资商,从而收回项目的开发建设等成本。   困难的问题。同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具有小而分散的特点,个别电站屋顶资源业主经营存在困难对公司整个自持电站投资收益影响非常有限。   公司将严格按照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并继续采取筛选优质的分布式客户进行投资、与屋顶资源业主签订条款周密、清晰、有效的能源管理合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以优质的服务增强公司美誉度等多种措施降低电费收取所带来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4、电价下调导致收益率下降风险   公司自持“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核心收益来源于电费收入。电站所发电量业主自用部分在跟用电业主结算电费时,不是约定一个固定的度电价,而是参照资源所在地工商业用电价格给予一定折扣,该方式既能给予客户电价优惠,又能使公司售电价格更具弹性。在工商业用电价格上涨的时候,公司的综合度电收入将提高,从而增加发电收益。而若用电价格下降的时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收益率将会出现下滑。在当前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工商业电价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公司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存在一定的电价下调导致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虽然存在一定的电价下调风险,但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工商业企业用能方面,能耗双控政策更趋严格,传统能源使用受限,但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因其自发自用经济性强成为工商业主更经济的用能选择,有利于拉动工商业装机需求。同时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目录电价被取消,电力被还原商品属性,电价随供需形势变动。现阶段一般工商业、大工业交易电价整体处于上行趋势,代理购电电价也较此前目录电价有所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及占比的提高,配套新型储能将是一种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解决方案,而电价上行以拉大峰谷电价差是驱动新型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电力供需仍然趋紧,且为推动新型储能的应用,电价大幅下调的可能性较小,预计电价将在当前位置上合理波动。   公司将实时跟踪工商业电价变动情况,同步测算公司拟建待建分布式项目收益率水平,保证公司新增“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电站项目的经济性。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