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0%信用评级机构将调整为负面 70%提前三个月预警违约
(原标题:2022年80%信用评级机构被调整为负面,70%提前三个月被警告违约)
财联社3月9日讯(编辑张伟)3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官网公布了编号为《2022年第四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总结了2022年第四季度债券市场14家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发展、内部建设和业务合规情况。
通报显示,14家评级机构全年共签约债券产品8937只,同比下降20.16%;机构方面,中国程心国际和联合信用占比分别为34%和26.71%,东方金诚和上海新世纪占比分别为11.17%和10.32%,中证鹏元和大公国际占比分别为9.87%和5.63%,其他评级机构占比均低于2%。
2022年,评级机构调整了122家发行人的评级,同比减少30.29%,占被评级发行人数量的2.52%,同比减少2.39个百分点。其中,正向调整的有23家,占比18.85%,负向调整的有99家,占比81.15%。
2022年,该水平提高了20次,涉及18个发行人。原评级主要集中在AA和AA,分别占上调次数的70%和20%。降级128次,涉及77家发行人。原等级涉及AAA至B级,其中AAA级3个,AA级10个,AA级28个,合计占53.25%。AA-及以下级别占46.75%。从下调次数来看,一次性调整三个及以上子等级的有38次,占总下调次数的29.69%,同比减少52.50%。
评级企业中,第四季度未出现首次违约,2022年新增违约发行人6家。从涉及的市场分布来看,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主体4家,公司债发行主体2家。从跟踪评级的及时性来看,评级机构在4家发行人违约前3个月采取降级行动,占比67%。
据悉,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自2022年8月6日起施行。
《通知》明确了五大监管方向:一是加强评级方法体系建设,提高评级质量和差异化;二是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坚持评级的独立性;第三,加强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机制;四是优化评级生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第五,严格监督管理信用评级机构,加大处罚力度。
2022年是《通知》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与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AA级及以上发行人占比下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信用债发行主体4777家。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828家,企业债券3322家,企业债券发行人1504家。从学科层次分布来看,AA级分别占32.96%、43.38%、54.12%;AA级及以上发行人占比分别为64.50%、49.52%、31.58%。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信用债发行主体3565家。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294只,企业债券1194只,企业债券发行人1480家。从学科层次分布来看,AA级分别占28.38%、13.55%、56.76%;AA级及以上发行人占比分别为70.18%、81.10%、31.62%。
-
发展中国家本币债券的外国投资者持有量接近创纪录的7450亿美元
2024-05-09
-
深圳官宣!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来了:概念股疯涨 揭秘关键环节投资机会
2023-06-20
-
率长江,被查!
2023-06-20
-
比尔·盖茨的中国往事
2023-06-20
-
刚刚!国务院,利好来了!
2023-06-20
-
历史最卷一届618:混乱中,理性回归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