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车企乱了!谁会被“掀桌”降价潮淘汰?

2023年03月14日 04:03 来源于:共富财经
3月10日,整车板块损失惨重。截至记者发稿时,长城汽车跌逾8%,东风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跌逾5%。港股方面,李、广汽集团、蔚来、吉利汽车

3月10日,整车板块损失惨重。截至记者发稿时,长城汽车跌逾8%,东风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跌逾5%。港股方面,李、广汽集团、蔚来、吉利汽车同步暴跌。

车企乱了!谁会被“掀桌”降价潮淘汰?

新闻上,一股席卷新能源车企和燃油车企的降价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30多家车企混战收场。

2023年1月,特斯拉企业率先开启“降价潮”,部分车型最高降幅达4.8万元。

巨头降价,其余新能源车企不得不跟风,AITO、小鹏、蔚来、沃尔沃、爱安也纷纷出招,新能源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降价潮。这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进一步挤压了传统汽车企业的市场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车企为了保住市场,从3月份开始抛出“断裂价”促销方案,汽车行业价格战一触即发。

3月初,湖北联合多家车企推出购车补贴活动,打响了燃油车降价的第一枪。

其中最优惠的是东风雪铁龙C6,官方指导价为21.68万元,政府企业综合补贴高达9万元/辆,其中厂家补贴4.5万元,政府补贴4.5万元。除了东风,别克和一汽丰田也在湖北省的补贴范围内。

俗话说,没有不合适的车,只有不合适的价格。上述断裂价促销新闻一出,相关新闻的评论区迅速被“20万C6全是缺点,12万C6全是优点”、“20万C6老气,12万C6成熟稳重”等段子占领。据《证券时报》报道,湖北多家4S店已暂停东风雪铁龙C6的订单,称“本月所有的车都卖完了”。

上述消息发酵后,全国多地展开类似补贴活动,政企联合补贴促销迅速成为各大车企的营销宝典。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重庆、吉林、山东、河南等地相继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长安、广汽、吉利、一汽、SAIC、宝马、奔驰等30多个汽车品牌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场价格战。

如中国一汽针对吉林省消费者推出“限时补贴——亿元惠吉林”,补贴总额1.5亿元,单车最高补贴3.7万元,包括红旗、解放、奔腾、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捷达等所有自主和合资品牌乘用车和轻型卡车。

此外,在3月1日开幕的青岛国际车展上,各大汽车品牌都推出了很大的促销活动,如奥迪A4L最高优惠7.2万元,奔驰c级最高优惠6.3万元,别克、大众、一汽丰田、广汽本田、北京现代、起亚等多家车企也针对部分车型推出了数万元的优惠。

对于以东风汽车为首的燃油车掀起的“价格战”,有网友称是“不让我喝汤,那就别吃了”,“卷起同行,伤害自己”。

“抬桌子”或者什么都不做。

事实上,这一波集中降价的几十个品牌的补贴主要集中在3月份,并没有像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那样直接下调官方指导价,促销时间较短。燃油车企业的“抬表”降价也可能是无奈之举。

首先,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车企以价换量。

据乘用车协会统计,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1-2月累计零售量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2022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216.9万辆。可以看出,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3月本来是厂家大规模降价清库存的时候。除了4月份上海车展发布众多新车型之外,被称为最严格排放标准的国六B将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这也增加了厂商清理库存的压力。2019年国六A实施前,各大车企也迎来了一波降价潮。

此外,这也是各地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

政府和企业真金白银补贴的背后,无疑是促进汽车消费和帮助地方企业的“组合拳”。给予高折扣可以在短期内刺激市场。数据显示,目前汽车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是扩大内需、稳定消费的重点,与餐饮、家电、家用电器一起被视为传统消费的“四大金刚”。

汽车行业可能面临重新洗牌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车企之间的价格战短期内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可以让大家享受到大幅度的优惠,对整体市场销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波动的定价逻辑很容易增加消费者的比较成本,甚至部分消费者会持币待购。这只是“缓兵之计”,很难对促进消费起到“长期效果”。

同时,激烈的价格战也将加速行业的洗牌。

在这次补贴中,雪铁龙C6作为C级车,只卖了A级车的价格。降价不一定能拿到销量,但如果其余车企不跟进,肯定会失去市场;但如果降价,推出新的燃油车型,价格就不再有竞争力了。

对于燃油车来说,这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和生死存亡,淘汰的步伐会越来越快。除了快速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或者大幅降价,别无选择。

如果说燃油车降价是因为新能源车的快速渗透挤压了其市场空间,那么新能源车降价则是因为其销量增长乏力。燃油车降价是被动选择,新能源车降价更多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所以短时间内,车企之间的价格战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愈演愈烈。正如李创始人李想所说,2023-2025年将是残酷的淘汰赛,不需要那么多公司。

该协会主席崔东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种短期促销的影响将逐渐消退。“不是全系列、全面推广,资金相对有限。就像我们的‘双11’促销一样,促销结束后会回归常态,不会给车市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然而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已经打响,车企想独善其身恐怕太难了。在这种“淘汰赛”下,谁能稳住市场,谁就出局了?现在还不得而知。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