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民航复苏有望早于机场 需求复苏打开票价上行空间

2023年03月14日 04:03 来源于:共富财经
(原标题:民航复苏有望早于机场,需求复苏将打开票价上行空间)红周刊特稿|叶最新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三大航”依然巨亏。其中,中

(原标题:民航复苏有望早于机场,需求复苏将打开票价上行空间)

红周刊特稿|叶

最新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三大航”依然巨亏。其中,中国国航预亏370亿至395亿元,南方航空预亏303亿至332亿元,东方航空预亏360亿至390亿元。

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巨亏后,市场认为民航板块将迎来“凤凰涅槃”。以国航为例,自2021年8月以来,已上涨近80%。长期来看,在航线供给增长有限的背景下,需求复苏带动的客座率将逐步打开票价的上行空间,国际航线的复苏也有望推动机场利润平均水平的回归。

激烈的竞争掩盖了民航业的长期增长

过去几年民航股的疲软导致市场很难关注其成长性。以南航为例。2007年,公司客运周转量为817.27万客运公里,疫情前的2019年增至2849.21万客运公里,复合增长率为10.97%。但在二级市场上,南航股价仍未回到2007年的高点。这背后,除了汇率和原油周期性波动导致的民航股业绩稳定性差之外,更本质的原因是竞争格局持续恶化。

但随着近十年客流的快速增长,供给端也在快速释放。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一组是共享数据。以东航为例。2009年,该公司运送旅客4404.2万人次,占当年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的19%,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到7909.9万人次。旅客出行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46%,但东航份额在2019年仍保持在19%,甚至要到2022年。

另一组数据是票价数据。据测算,2019年“三大航”的平均客运公里票价还不如十年前的2009年。另一方面,美国“三大航”的票价随着同期格局的不断改善,已经上涨了35%,所以中国“三大航”的股价停滞了十年,而美国的达美航空却取得了近30%的年化回报。

市场化改革打开上限

民航复苏终将到来。

从2017年开始,包括市场化的票价改革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已经打开了黄金十年民航业的投资窗口。

其中,最关键的是票价市场化改革。由于航空公司竞争激烈,淡季票价经常打折,而在2017年票价市场化改革之前,旺季票价上限被锁定,极大限制了周期顶端航空公司的盈利弹性。随着市场化票价改革的实施,2018年至2022年,头部航空公司进行了可观的价格上涨。以京沪线、沪广线、京广线三条黄金线路为例。目前经济舱最新全价票分别为2150元、2140元和3360元,较2018年分别上涨45%、32%和45%。

因此,本应在2017年后开始的民航投资周期,由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和2020年至2022年的疫情,被迫中断了格局改善的进程。但随着2023年的重新开放和经济复苏,航空的复苏终将到来。虽然现阶段没有感受到核心航线的涨价效应,但主要原因是现阶段的客座率和利用小时数还比较低。截至2023年3月8日,国际航线大概会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5% ~ 20%,国内航线2019年恢复到九成七;一旦后续客座率继续改善,大部分低折扣票价有望被重新调整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航线是主要的航线复苏,国际航线还在底部攀升,而国际航线通常是大输家。比如国际航线占比很高的国航,疫情发生前2019年国际航线收入占公司收入的30%以上,而历史上国际航线的客公里收入往往只有国内航线的80%,因此成为航空公司利润的拖累。对于“三大航”这类国际业务占比相对较高的航空公司,尤其是国航,其恢复进程自然更慢。

得枢纽者得天下。

国际航线的恢复也会带动机场回暖。

长此以往,最终还是“枢纽得天下”。虽然过去几年民航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格局,但从空域资源和枢纽机场数量来看,中长期核心航线的资源毕竟有限,这些航线的长期价值会逐渐显现。目前国内核心机场的时间资源基本都向“三大航”倾斜。以2022年(202210-202303)冬春航季数据为例,首都机场、大兴机场、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白云机场“三大航”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7%、77%、65%、76%、79%。

对于机场来说,短期国际航班的恢复过程要比国内航班慢很多,机场的盈利主要依靠国际航线带来的免税客流。比如上海机场在国际旅客消失的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亏损12.67亿、17.11亿、30亿左右。所以从节奏上来说,民航的整体恢复要早于机场。可以看到,到去年四季度末,包括国航、南航在内的公募机构仓位都高于上海机场。

事实上,在疫情期间,机场不仅受到国际客流锐减的打击,还受到补充免税协议的影响。以免税龙头上海机场为例。2021年,公司与上海在日本签订《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之补充协议》,约定以2019年国际客流的80%为界。客流量不高于此值时,租金应取实际月销售提成,客流量高于此值时,租金应取月保底销售提成。补充协议实际上降低了机场的扣除比例。随着国际航线的恢复,预计上海机场的第一步是免税利润平均值的回归,然后是机场议价能力——的回归,也就是高扣比。

三大机场中,从中长期来看,上海机场是最受益于国际客流回暖的标的。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在长三角腹地广阔、区域空域竞争有限的情况下,上海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42.56%,明显高于白云机场(24.45%)和首都机场(23.90%)。

(本文已于3月11日发布《红周刊》。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代表《红周刊》的立场。提到的个股只是举例,不建议交易。)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