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文吕三方的档期之争能否解决中国电影的困局?

2024年05月09日 11:05 来源于:共富财经
来源:中国经济网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中国电影票房不尽如人意。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2年清明期间(4月3日-4月5日),全国票房收入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中国电影票房不尽如人意。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2年清明期间(4月3日-4月5日),全国票房收入1.22亿元,同比下降85.37%。除了2020年同期电影院因疫情停工外,这一成绩是近十年来同期票房最低的。2021年,《清明档》总票房达8.2亿元,创下中国电影史上同期最高纪录。

虽然3、4月份一直是电影市场的“冷门期”,但在以往,院线也可以借助春节档的长尾效应提振3月初的票房。如今冷门档期更冷,春节档期不热,让电影行业从业者不安。电影档期能否拯救电影市场的低迷?鉴于国产电影热衷于火爆档期上映,普通档期很难出好片,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电影市场会怎样?

时间表和票房

1995年初,由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在内地上映,第一次将“年夜饭”的概念带给国人。1997年,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是国内电影市场第一次有意识地发展“时间表”的电影营销理念。

时间表是什么?百度的词条解释说,从发行商、院线、影院的角度来看,档期是发行商、院线、放映商对电影从上映日期到下一个档期的时间间隔。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档期就是市场上某一类潜在观众有闲暇时间,愿意专注看某一类电影的时间段(观众有时间看电影的时间段)。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与我们的生活习惯、社会结构,尤其是节假日密切相关。久而久之,中国电影形成了强烈的节日依赖。所以电影市场上逐渐形成了除夕、五一、暑假、国庆、情人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等电影档期。

选择一个好的档期是票房成功的关键。这句话被电影人奉为圭臬。

从2019年到2021年的数据来看,节假日时段(包括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占比逐年上升。2019年,假期票房占全年票房的23%。到2020年,假期票房占比将提升一个百分点。到2021年,假期票房将超过30%,而很多工作日在3000万左右,有的工作日不到2500万。可见全年票房产出进一步偏向假期档期,平日票房占比有所下降。

“因为只有节假日,大多数中国观众才能进电影院,尤其是合家欢。久而久之,节假日的市场表现比平时高出数倍。于是大家都去追五一、国庆档,尤其是春节档。”饶曙光说。

据媒体报道,从2016年开始,春节档正式压过了传统的除夕和暑假,晋升为当今影院的头号槽点,也是中国商业片的顶级“战场”。七天假期,每天超过10亿的总票房收入,以及影片的每一个小数点,都在争钱。

在这种情况下,档期营销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特色。“对于发行营销团队来说,春节、国庆等特殊档期更容易找到可玩的点,可以形成话题,吸引全民关注。”饶曙光说。毕竟制片方、发行方、院线都意识到,好的档期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电影市场,提高票房。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聚和内耗

根据经济学理论,有需求就有供给。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消费活动,通过节假日的聚集来释放人们巨大的消费能量。记者注意到,票房前十的国产电影均来自各大档期,其中春节档电影占比过半。这也导致了很多优质电影为了分得一杯羹,扎堆“大档期”。

有人说,每一个有志于在电影市场大展拳脚的电影人,一旦有了一部其他时期票房双丰收的佳作,他的下一部作品往往都渴望在春节档加入竞争。

2021年5月1日,《你的婚礼》《秘密访客》755-79000等13部电影一起占领了节日市场,在体裁和题材上几乎没有重叠。电影研究者称之为“史上最拥挤”的五一档口,反映了电影对档口市场的过度依赖和盲从。

然而,真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吗?不完全是。以今年春节档为例。张艺谋的《悬崖之上》虽然定在了春节档,但是票房并不理想。最终靠着作品的质量和口碑以及延时下线获得了6亿票房。

“头部电影、优质电影、优质电影都集中在国庆、春节等热门时段。这种现象在带来强劲票房走势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内耗,因为在七天里,市场容量和观影数量都有一定的天花板。这部电影片子多,其他电影片子少。”饶曙光说。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电影发行商越来越保守,都想争取暑假、春节、国庆等大预算档期。“虽然冷季可能会有‘黑马’,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几乎没人敢试错。”电影行业相关从业者表示。

质量和口碑

《狙击手》提出,2035年,中国将成为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到“深入研究电影市场供求变化,积极引导和规范重要档期,推动重点电影发行企业和院线企业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合理控制电影上映规模和节奏,进一步提高电影和档期的票房产出效益。”

无论是今年的春节档,还是刚刚过去的清明档,低迷的市场都给电影人带来了思考。一味“迷信”档期效应并不能给所有电影带来“红利”,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摆在每一个电影人面前。

中国的银幕数量已经超过8万块。如果所有的大片都在节假日上映,那么平时的缺片对影院来说压力很大。据统计,2021年31天假期贡献了170亿票房,占全年总票房的36%。这意味着看电影更加喜庆,导致日常观影动力不足,也反映了电影市场的不成熟。同样,如果电影本身与档期中观众的期待不符,那么市场也不会买账。

没有电影市场的高原,就没有巅峰的稳定。虽然几部“头部”电影因为体量大、票房高而喜人,但健康的电影生态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对中国电影来说,还原和培养观众的日常消费习惯具有迫切的意义。对于片方来说,要结合自身影片的特点,采用合适合理的档期,找到最合适的上映时间。

“最近票房一直在不断创新低。当然,新冠肺炎疫情的复发和疫情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但我们要明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饶曙光说。

“由于疫情,一些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可能已经养成了通过非影院渠道看电影的习惯,这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电影是注意力经济,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吸引最大的观众。电影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需要更多的话题,更多的活动,才能形成电影和社会的热点。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培养更年轻的观众,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养成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长期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其解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饶曙光建议,“利用好现有的优质档期,比如春节、国庆等,让优质档期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我们应该尽力开辟更多新的时间表,使时间表有更均衡的发展。”

“档期固然重要,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影片的质量、影片的口碑以及影片与观众之间的信任关系。电影票房有多高,甚至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有多大,都取决于电影与观众之间建立的信任关系。”饶曙光说。(中国经济网程琦)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