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超额储蓄后 资金能否流回银行理财?中信证券-2023年下半年财富管理规模将恢复至29万亿以上

2024年05月09日 11:05 来源于:共富财经
苗文明张明李聪2022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达到17.84万亿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80.20%。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消费、房地产

苗文明张明李聪

2022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达到17.84万亿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80.20%。居民部门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消费、房地产的溢出和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结合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历史,家庭储蓄如何演变为广义的理财?展望2023年,居民积累的过剩储蓄能否释放,其中有多少能够回流到银行理财市场?我们认为2023年下半年财富管理规模将重回29万亿以上,这将提振债券市场。

2022年居民超额储蓄规模显著增加。

2022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达到17.84万亿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80.20%,其中居民部门定期存款是储蓄的主要来源,占比77.41%。居民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经济下行、零星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低迷、预防性储蓄高;

2)房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相关资金回流银行对账单;

3)2022年底银行理财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恐慌回归储蓄。

从储蓄到理财的转变——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发展。

1)2000-2007年:广义理财市场建立阶段,各种资产管理产品相继成立,但当时市场体系仍有待完善,居民储蓄部分转向基金投资,但仍以存款为主;

2)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广义理财市场迎来回调阶段,整体规模萎缩,但债券类银行理财迎来发展契机,新产品数量和产品规模激增;

3)2010-2017年:广义理财市场爆发阶段,房地产周期走强,但政府开始严格限制房地产信贷直供。银行表外理财、券商资产管理、信托等。通过非标业务融资房地产,借此机会大幅扩大规模;

4)2018-2020年:广义理财市场化改革阶段,资管新规出台和房地产周期下降,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信托规模在整顿下大幅缩减;

5)2021-2022H1:在银行理财市场修复阶段,银行理财规模在债市走强下持续上升,2022年年中达到29.15万亿,基本回到整改前水平。

从海外视角看储蓄和广义金融管理的关系。

美国居民储蓄率相对较低,但在经济周期波动时,居民储蓄意愿仍会大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居民储蓄率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这主要是政府过度的财政补贴造成的。除存款外,美国居民将大部分储蓄投资于养老金和寿险准备金,其规模增速与家庭实际持有的表外金融资产规模更为一致,显示出从储蓄向广义理财的转变。

2023年,过剩储蓄回归银行融资的可能性有多大?

1)居民消费的阶段性独立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恢复的滞后性导致消费增长少有的长期支撑。房地产虽然受益于宏观政策,但其成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短期内难以显现亮眼表现。银行融资仍将是最重要的储蓄流;

2)目前,各种银行理财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偏好的居民需求,居民有望在到期后增加理财资产配置

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年中是关键拐点。下半年,随着机构理财的势头和债市走强的契机,银行理财市场可能会得到修复,整体规模有望在2022年回到29万亿元以上的水平。届时,回流理财的资金可能会助推下半年债市走势,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