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口罩难求”的情况下 他们在赚“口罩钱”
原标题:乱!他们在制造“假币”
来源:国际金融报
[编者注]
随着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口罩已经成为消费市场上极其稀缺的防护用品之一。即使我国口罩日产量和日产量都超过1亿只,但目前“一个口罩难求”仍然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真实写照。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走访多家药店、便利店和与多位消费者交流后了解到,线下药店的口罩早已售罄,线上口罩售罄速度非常快,几乎一秒钟。
巨大的市场需求蕴含着无限商机,也意味着乱象丛生。在国新办召开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24日,全国共侦破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688起,查获假冒伪劣口罩3100多万个。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线下渠道哄抬口罩价格,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社交平台虚假交易,卖家不发货,甚至口罩一度成为电商平台的引流工具。针对目前混乱的口罩市场,《国际金融报》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个
实体店
哄抬价格,卖假口罩
“2月18日,我在xx超市以500元的价格抢购了一盒‘20包SAS8617Mask口罩’,生产日期贴出来了。通过贴纸可以看到,这盒口罩的生产日期是2009年6月,有效期是2012年6月,疑似过期近8年。“2月20日,有投诉人在黑猫消费服务平台发起投诉。
上述投诉涉及的xx超市是北京某知名连锁超市。《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平台上发现,自2月初以来,在针对这家超市的数十起投诉中,除了销售过期口罩,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买到了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标识信息的口罩。消费者在这个平台投诉的初衷是口罩以次充好,容易损坏,使用感差。
这只是“一个口罩难求”条件下制售假冒伪劣口罩乱象的冰山一角。2月底,北京京海康百信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百信公司”)董事长董力因涉嫌销售假冒3M口罩被提起公诉。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其在山西省医药企业系统工作的亲属受指使,从山东潍坊高密市一个个体商贩处购买了58万余个假冒3M品牌口罩出售。案发前,这些假口罩的销售额已经超过430万元。
受利益驱动,铤而走险的商家不在少数。孙安(化名)是陕西省某县一家药店的老板。据介绍,从1月底开始,他店里的口罩就已经断货,现在仍然没有口罩可以买。“以前一包20个规格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批发价是2.7元,我们零售价是3.8元。在中国新年的时候,口罩的供应越来越少。当地一些药店不是按包卖,而是以3.5元的价格出售。后来被举报,被罚款了。”孙安说。
北京姬敏康泰制药有限公司丰台区第五十五分公司也在处罚名单上。据相关媒体报道,1月底,该店对外销售的“3M8511CNN95口罩(10包)”进价由200元上调至850元/盒,远高于同期网上143元的同规格产品价格。随后,该店被举报,最终被罚款300万元。
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元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采用其他手段哄抬商品价格过快、过高,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罚款
“药店的销售价格是进价的425%,接近网上价格的600%。市场监管局按照《条例》中情节严重的最高限额处罚。”陈元喜说,“由于口罩是疫情期间抗击疫情的特殊商品,这种涨价行为影响较大,会引起恐慌,所以处罚更严厉。”
近日,记者走访上海浦东新区多家药店、超市、便利店了解到,买口罩依然不容易。店里的口罩大多缺货,很少有店有,但是价格比较高。“今天的口罩(PM2.5专业防护口罩)刚到,38元一个。一有货就买,不然很快就卖完了。”3月中旬,一家药店店员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是先买现货,价格其次。”
2
电子商务平台
作为引流工具的口罩
当线下超市、药店的口罩被一抢而空时,消费者把希望寄托在了电商平台上。
每天13点58分,孙山(化名)的手机闹钟都会准时响起。关掉闹钟后,她迅速登录某网购平台,熟练地打开历史搜索列表中的“一次性医用口罩YY0469-2011”,然后进入熟悉的店铺,等待两点。
“购买数量超过限制。可能是库存不足,也可能是人为限制。”这一天,孙山还是没能买到口罩。每天两点准时买口罩已经成了孙山的日常,然后半个多月过去了,奇迹终究没有出现。
孙山的经历只是目前居民在网上抢购口罩的一个缩影。由于知名电商平台抢购困难,很多消费者把目光投向了小平台。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小的电商平台把口罩作为引流工具。
2月14日,中消协点名“海豚之家”等商家,在消费者下单并支付成功后采取单方面“砍单”,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到消费者质疑。中消协点名后,海豚一家迅速做出回应,并向消费者致歉。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此事并未就此结束,不少消费者仍深陷被骗的痛苦之中。
最近,胡光(化名)每天都在关注海豚一家是否会受到惩罚。据他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2月3日,他通过微信群友分享链接了解到海豚一家,并购买了x-condi品牌面膜。当时客服说“只有保证货源,平台才会上架”,“72小时顺序发货”。
口罩订单的物流信息显示,2月5日,订单提货完成。然而,2月8日,胡光收到了海豚一家发来的短信,称已成功申请退款,但事实是他并不是自愿申请退款的。胡光说,当时他以为物流显示已经提货,说明海豚家有货,平台可能想毁约加价转卖,准备再次抢购。
然而,海豚家庭的一份声明让胡光质疑其来源的真实性。2月8日晚,海豚家族在其官微表示,由于供应商的物资被政府征用,平台上部分口罩无法正常送到用户手中。
在这条微博中,海豚家还附上了两家面膜供应商的断货声明,其中一家是x-condi面膜。不过,记者注意到,这两款《致海豚家断货声明》的日期为2月1日,但当时消费者仍可通过海豚之家下单购买断货品牌的口罩,而2月3日海豚之家也发布了延迟发货公告,称“不会出现虚假发货”。
值得注意的是,2月8日,海豚之家还发布了一条好消息:——海豚之家App登上苹果App Store热搜,跻身购物榜前三,超越小米有品、JD.COM、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因此,大量消费者认为,为了吸引用户下载他们的应用程序,海豚仍然向用户承诺,即使他们知道口罩缺货,他们也可以交付产品。
海豚家族引起消费者不满的行为远不止于此。接下来的退款环节甚至激怒了消费者。2月4日,李婷(化名)在海豚家买了两盒口罩。下单时,他发现VIP用户购买口罩有优惠,于是申请了会员。最后花了211元买了两袋口罩和会员。2月10日,海豚以快递停止、货物不足为由,单方面取消订单,只退162元。像李婷这样没有收到全额退款的情况还有很多。在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表示海豚家取消订单后不退会员费。
针对海豚家族“砍单”事件,记者试图联系海豚家族进行采访。对方客服人员表示不方便回答相关问题,会有专员联系记者。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对方回应。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显示,霍尔果斯海豚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状态为“已撤销,未注销”,撤销日期为2020年2月8日。据伊犁新闻网报道,霍尔果斯海豚之家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在疫情期间哄抬价格、销售假冒伪劣口罩,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此外,霍尔果斯海豚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北京凯普乐科技有限公司也于2月12日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晓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海豚家是否构成欺诈,要看是否存在捏造商品信息的事实。如果其为了吸引消费者给会员充值并下单,通过虚假发货骗取注册金额,则涉嫌构成消费欺诈。如果海豚家的行为被有关部门认定为欺诈,消费者除了可以退款外,还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三倍于商品价格的赔偿。
除了海豚家,其他电商平台也存在面膜销售乱象。2月初,国内医药电商平台Jianke.com大股东举报二股东利用公司App和jianke.com平台,以高出市场十倍的价格销售三款假口罩。此外,阿里巴巴管理部门还发布了疫情期间的产品质量管控和违法经营管理情况,宣布对15家违法销售口罩的店铺进行永久清退,其中5家已移送执法部门。
三
海外购物代表
隐瞒库存和虚假交易
在“口罩荒”的焦虑下,线上线下抢购无望的时候,海外代购成为了最首选的购买渠道之一。记者注意到,面对这种鱼龙混杂的卖方市场,隐瞒库存、坐地起价等现象数不胜数。
孙浩(化名)是陕西一家文创工作室的老板。从1月底开始,他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口罩,但收效甚微。2月初,他终于通过多个朋友认识了一个自称有国外口罩的供应商。随后,供应商向孙浩推荐了一款韩国KF94口罩,强调该口罩“相当于N95标准,内部售价21元/片,有现货”。
据孙浩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有口罩,有点激动。我决定订购2000件。在得到第二天可以发货的肯定答复后,我立即向卖家提供的账户转了4.2万元。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孙皓预期的方向发展。付款后的第二天,孙浩被卖家告知,“库存不够,不过不用担心,还有一批同样规格的口罩在运往中国的路上,一到就发货。”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直到3月中旬,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孙俪仍然只收到卖家邮寄的100个口罩。“我现在不希望拿到剩下的1900个口罩,我只想要回剩下的钱。”
回顾过去一个月的经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骗局”的套路基本相似。主要操作流程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并谎称有口罩供应,然后与相关买家“协商”具体交易,再以“有货”等理由要求发货前付款。收到钱后会直接拉黑买家,或者以清关被扣为由推迟发货时间。
2月底,江苏宜兴警方侦破的一起以境外代购口罩为名的通讯网络诈骗案显示,2020年1月底以来,犯罪嫌疑人鲍某虚构购买医用口罩、耳温枪、消毒液等物品,以海外代购的名义,涉案金额120余万元。
对于上述海外代购口罩的销售乱象,陈元喜表示,目前的代购行为大多不受电商平台书面规则的约束,双方很容易产生不同的认识,比如发货日期、违约金等。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假的海外代购口罩时,大多选择“自认倒霉”,主要是因为维权成本高。
四
社交平台
非法销售和假货泛滥
从海外代购的发布信息渠道可以看出,疫情期间社交平台为口罩乱象提供了“温床”。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相关规定,用于防疫的医用口罩属于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而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应当具有与经营规模和范围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储存条件,以及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这也意味着,个人在未取得相关营业执照和二类医疗业务备案证明的情况下,私自在社交平台销售口罩属于违法行为。然而,即使面对违法的风险和被严惩的代价,仍有人顶风作案,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最近林晓(化名)和小区里的几个妈妈都在跑来跑去买假口罩。2月初,林晓在小区业主中找到一位自称有口罩资源的业主。根据林晓提供的微信截图,店主头像显示为爱芙丽品牌创始人杨。
当时口罩供不应求。在得知部分业主有口罩资源后,包括林晓在内的很多业主都加入了微信群。据林晓介绍,杨卖的口罩价格是4.7元/片,但当时因为急需,大家也没在意价格,就纷纷下单。在等待口罩到货的过程中,群里有不少业主询问杨卖的口罩是不是医用口罩,杨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口罩“不是国内正规工厂独立包装的”。
2月15日,杨在群里通知业主口罩到货。业主拿到手后发现,口罩上并没有明确显示生产厂家,只是用简单的透明塑料袋包装,口罩很薄。“应该说是买过质量最差的口罩。”林晓从网上的教学视频中得知,可以判断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是否易燃,于是他把口罩剪开,判断真假。但林晓惊讶地发现,从杨那里买来的口罩并不含熔喷布,口罩的三层都是薄薄的无纺布。
林晓找到了杨注册的公司,深圳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标信息为爱芙丽,2月17日刚拿到医疗器械销售资质。这也意味着,杨时尚向小区业主销售口罩属于无证销售。
除了林晓,也有业主陆续在群里质疑杨,认为他们从杨那里买到了假口罩。目前维权群里有40多位业主,据统计诈骗金额超过2万元,但杨否认口罩是假的,并拒绝给业主退款。
截至目前,业主已向警方报案,并向市场监管局举报。林萧说:“我宁愿这样
除了以卖口罩的名义招摇撞骗卖假口罩,最近也出现了一些钻漏洞卖口罩的案例。近日,记者在朋友圈发现有卖口罩的微信商家。记者仔细查询后发现,该微信商家销售的是普通一次性口罩,产品介绍中并没有“医用”二字。即便如此,微信商家销售的口罩价格也达到了3.5元/片。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推荐使用的口罩有四种,分别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很明显,微信商家销售的口罩并不是国家卫健委推荐的四款口罩之一。
但在“一盖难求”的现状下,很多人分不清类型、真伪以及是否能有效防病毒,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商家和个人利用信息空白牟利的机会。
[提示]
你买的口罩靠谱吗?
坐地起价,虚假销售,假口罩,营销欺诈.这一系列面膜乱象让消费者头疼,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其中提到,市场监管部门、药品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六类违法行为;未按规定取得许可或者备案而生产、销售的行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和过期产品;以普通、工业口罩等非医用口罩冒充医用口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生产、销售无生产日期、厂名厂址、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产品;商标侵权、假冒专利、假冒混淆、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
随着一些乱象被揭开,一些鉴别口罩真伪的教学视频开始在网上流传,但记者注意到,一些鉴别方法并不准确。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广为传播的视频说,可以根据口罩中间层熔喷布燃烧无烟无焦来辨别口罩的真假,但近日,由中国科协、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的科学辟谣平台官网发文反驳了这个消息,称无法从烧焦的口罩中辨别真假防护口罩。
判断口罩真假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官方渠道查询口罩生产厂家的信息。目前,消费者可以进入官网,国家医疗用品管理局,点击“医疗器械”和“国产器械”,输入要查询的企业名称,就可以查询口罩生产厂家、口罩结构和成分、适用范围等详细信息。
对于卖口罩的电商平台,消费者也要慎重选择。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消费者选择可靠的电商平台,最好的选择是找上市公司旗下的电商平台,因为如果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销售,销售假口罩,将直接影响其股价、市值和口碑。其次,在非上市公司的电商平台中,尽量选择有行业口碑、行业内外一致认可、社会责任感强的平台;如果一个不知名的电商平台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声称自己有口罩供应,那么用户就需要谨慎了。
记者笔记
口罩什么时候可以“免费”
口罩乱象的背后,根本原因是口罩的稀缺,产能是口罩稀缺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攻坚”阶段,洪都、三建、李朗、宝信等公司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一方面,虽然我国口罩日产量已经过亿,但背后的流通能否保证顺畅是个问题。“一天1亿个口罩发放到1亿人手中,需要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另一方面,口罩制作速度快,但生产周期长。华创证券在此前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即使不考虑新生产线涉及的厂房准备、设备安装等时间,口罩投产后至少需要7-10天的静置分析时间。其援引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的说法称,医用口罩通常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后口罩上会有环氧乙烷残留,而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致癌物,需要通过分析方法释放口罩上残留的环氧乙烷,以达到安全含量标准。目前分析周期通常为14天,不能随意缩短。缩短后,环氧乙烷含量可能超标。但经过科学的处置和认真的验证,口罩的上市周期可以从14天缩短到7-10天。
但记者在与多位业内人士的交流中注意到,相比物流和生产周期的限制,熔喷布的供应是目前口罩紧缺的重点。根据国家相关生产规定,一次性医用口罩通常有三层,正反面为纺粘非织造布,中间层为熔喷布,这也是口罩防毒的关键。沪上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房建(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指出,一吨熔喷布可以做100万个左右的普通平板口罩,而N95口罩只能做一半左右。
最近,一些企业公开表示迫切需要熔喷布。比亚迪此前曾公开喊话:我有口罩机,没有熔喷布。记者注意到,在国务院重点医学防控材料生产供需对接区,熔喷布的买家不在少数。
“过去熔喷布的市场需求一直比较稳定,企业的消费基本安排在去年。今年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口罩机炸了,熔喷布自然就供不应求了。”房建向记者讲述了当前看似“矛盾”的熔喷布供应。他指出,相比增加一条口罩生产线,熔喷布生产线投资大,设备生产安装周期更长。“熔喷布的生产设备比较复杂,国内很少,不像口罩机,十天八天就能排好”。
据记者了解,因为缺货,熔喷布的价格也上涨了。河南一家日化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2月中旬,熔喷布价格已经上涨了近20倍。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包括中国石化在内的国有化工企业正在紧急开始转产,以缓解熔喷布价格畸高的局面。根据《上海证券报》前期报道,中国石化党组已作出决定,加快10条熔喷布的生产,其中仪征化纤建设8条,燕山石化建设2条。据了解,仪征化纤8条熔喷布生产线,每天可生产N95熔喷布8吨或医用平板口罩原料12吨。该项目将于4月中旬竣工并投入运营。此外,燕山石化熔喷布生产项目计划于3月8日投产。全部项目投产后,每天可生产N95熔喷布4吨或医用平板口罩熔喷布6吨。
其实除了原材料,资质也是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而且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业内人士表示,与非医用口罩相比,医用口罩的生产销售申请流程更为严格。因为医用口罩属于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根据相关规定,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往往需要se
3月初,《第六批疫情防控期间省重点联系企业名单》记者从梦洁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口罩尚未正式投产。一方面,公司的口罩生产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设备还在调试中。另一方面,公司未取得相应的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资质。“至于具体什么时候能正常投产,现在还不清楚。”
好在2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发文,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增生产线(设备)等方式快速扩大产能,这意味着医用口罩生产资质的审核可能需要比平时加快。
在业内人士看来,有了充足的产能供给,再加上各大转产企业熬过自建生产线的爬坡阶段,以及资质审核的加速,国内口罩产能可能很快就会达到每天2亿片,甚至随着疫情拐点的到来,口罩的供需会逐渐趋于平衡。
责任编辑:李昂
-
十大行业互联网金融-想借钱?先交“评估”费
2024-05-09
-
Xi人最近像买彩票一样抢疫苗号3000 家长只能拿到24个左右的号
2024-05-09
-
走吧维权汽车品牌投诉名单公布-东风日产上汽大众榜上有名
2024-05-09
-
绿瘦“魔粉”轻松瘦?客户说花了8万减肥 住进了医院
2024-05-09
-
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培训白皮书-预付式消费陷阱大
2024-05-09
-
视频-华晨宝马因漏油召回31万辆车 品控成焦点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