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ETF互联互通开通两个月-南来北往11次在两地市场规则和监管的差异下 投资和教育如何破局?

2024年05月09日 11:05 来源于:共富财经
财联社9月6日讯(记者沈书宏)“正式通车”两个月后,首批陆股通、港股通ETF的交易数据正逐渐升温。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北

财联社9月6日讯(记者沈书宏)“正式通车”两个月后,首批陆股通、港股通ETF的交易数据正逐渐升温。

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北向资金总成交额为10.36亿元,南向资金总成交额为125.21亿港元。成交金额呈现“北冷南热”的趋势,南向资金总成交额超过北向资金约11倍。南向资本持有的ETF金额为7.16亿港元,南向资本的交易属性更强,北向资本的配置占比较大。

虽然目前交易量有限,但据华夏基金执行总经理徐萌在提到个股互联互通时表示,新机制开始运行后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确认和迭代,ETF互联互通有望成为越来越重要和活跃的交易渠道。未来,以科创50ETF为代表的科技创新ETF有望逐步纳入互联互通标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机制有利于头部基金经理和头部产品,促进强者恒强,也有助于两地基金经理在产品创新、宣传和投资者教育方面做得更好。

在基金公司重点关注的投资者教育领域,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内地部分基金公司在港股市场可能缺乏品牌效应。他们需要借鉴海外基金管理人的经验,同时需要与国内或国外的母公司/子公司共同努力,利用双方与投资者沟通的渠道和资源,为海外投资者制定全面的投资服务方案。

“正式通车”两个月:北冷南热

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于2022年7月4日正式启动。目前首批产品87个,其中北方83个,南方4个。

截至9月1日,北向资金总成交额10.36亿元,南向资金125.21亿港元,呈现“北冷南热”态势,南向资金总成交额超过北向资金12倍。南向资本持有的ETF金额为7.16亿港元,南向资本的交易属性更强,北向资本的配置占比较大。

虽然目前交易量相对有限,但参考个股互联互通情况,截至今年8月底,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约1.7万亿元,南下资金累计净买入2.4万亿港元,沪深港通活跃;2014年个股互联互通刚开通时,前期累计净买入规模和增速都不高。“新机制开始运行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确认和迭代,让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其特点和优势,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华夏基金执行总经理徐萌如此表示。

在他看来,a股市场对外国投资者很有吸引力。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和市场情绪的逐步改善,a股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境外投资者长期配置a股市场的趋势不变。ETF互联有望成为日益重要和活跃的交易渠道。

“目前国内ETF产品品种丰富,规模较大,海外稀缺行业也有一些跟踪型ETF产品,如食品饮料ETF、碳中性ETF、新能源汽车ETF等。未来,以科创50 ETFs为代表的科技创新ETF有望逐步纳入互联互通标准。”徐萌说。

南向产品方面,目前只有4只宽基指数ETF。在.之中

“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已包括smartbeta、Active、Leveraged和Reverse、ESG、铁矿石、碳期货和货币市场等ETP产品,其多元化程度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ETF正式纳入沪深港通合格证券,有助于促进香港和内地ETF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会。”港交所市场部助理副总裁李补充道。

投资教育是打破这种局面的途径

包括徐萌在内的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ETF机制有利于头部基金经理和头部产品,促进强者恒强。ETF的开通也可以提升两个市场的竞争力,在产品创新、宣传、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做得更好。

从发行渠道来看,国内ETF场内销售渠道主要是券商,场外销售渠道主要是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场外资金以ETF挂钩基金的形式配置到ETF中。徐萌介绍,目前国内ETF的持有人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尤其是在持有人型ETF产品中,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者教育是当前营销的重点。

目前各大基金公司主要形成了一套针对国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ETF业务操作方案,包括初期的产品推广和后续的业务活动,但他认为基金公司对于海外投资者的操作经验不足,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内地基金公司需要借鉴海外基金经理的经验,为海外投资者制定全面的投资服务计划。”

徐萌提到,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有很大不同,市场的特点和规则也不同。国内一些基金公司在港股市场可能缺乏品牌效应。这些因素需要更全面、深入、可持续的投资者教育和服务。作为基金经理,我们还需要做好产品管理,控制操作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投资工具。

同时,他认为,基金公司需要与各方合作,有序扩大互联互通标的池,争取有更多符合要求的特色化、差异化ETF纳入互联互通名单。同时,积极探索战略指数ETF和创新型ETF,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的国际化水平,推出更符合海外投资者需求的创新产品。

毕马威中国证券及基金行业主管合伙人王表示,在互联互通机制下,基金公司瞄准的客户都在市场的另一边。基金公司在互联互通方面的宣传和投资者教育需要与其在国内或国外的母公司/子公司合作,利用双方与投资者沟通的渠道和资源。

此外,ETF发行人的品牌也是两地投资者选择ETF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例如,国内公开发行基金公司希望向香港投资者推广其北向产品。除了突出自己的国内品牌和营销策略,其香港子公司的品牌和市场力量也不容忽视,反之亦然。基金公司在发展ETF互联互通业务时,需要战略性地考虑两地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地母子品牌的协同效应。

随着两地ETF市场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不同类型和投资标的的新颖产品,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产品纳入ETF互联互通,供投资者选择。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宣布了一系列开放两地资本市场的措施,并扩大了沪深港通的投资对象,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外国公司和更多的沪深上市公司,这进一步推动了ETF互联互通。“在投资者教育中,除了产品介绍,基金公司的风险提示部分(尤其是新类型的ETP产品或新标的)对两地投资者更为重要。”王国维说。

此外,虽然ETF的信息披露在两地基金的创

毕马威中国资产管理总监程建明指出,经常性支出比率的披露要求源于香港监管机构对海外ETF市场的修订,旨在增强香港ETF的透明度和国际化程度。经常性支出比率不仅更全面地反映了基金产生的费用,也反映了产品的运营效率。如果纳入北向股通的ETF参照南向ETF,并主动披露经常性费用,境内投资者可以更有效地比较两地可投资产品的费率,尤其是面对两地相同产品时。

当北向ETF与南向ETF更加接近时,不仅有助于两地投资者了解两地产品,也有利于互联互通的发展,使国内ETF产品国际化,基金公司也可以提升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友情链接